约10350字。
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回望过往,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回首2022年,地震、洪水、干旱、山火等自然灾害和一些安全事故,让人揪心,令人难过,但一幕幕 ① 、守望相助的场景感人至深。面对艰难险阻,千千万万普通人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人民具有的伟大民族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这样点赞:“英雄的事迹永远 ② (míng)记在我们心中。”
1.文中加点字注音和填入横线②处的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qiū 鸣 B.jiū 铭 C.qiú 明 D.jiù 名
2.在文中横线①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舍生取义 B.孜孜不倦 C.雕梁画栋 D.浮光掠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______,所以我们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我们要争做新时代,让青春绽放绚丽之花。
3.文中划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我们要争做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之花绚丽。
B.我们争做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之花绽放绚丽。
C.让我们争做新时代好青年,青春之花绚丽绽放。
D.我们要争做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绽放绚丽之花。
4.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 B.? C.! D.。
5.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即使胜利来之不易 B.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C.因为胜利来之不易 D.既然胜利来之不易
6.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2分)
A.班会上,小芳对语文老师说:“张老师,我们全班同学都很赏识你的教学方法。”
B.会议开始前,主持人说:“为了保持会场安静,请各位关闭手机或将手机调到静音状态。”
C.今天,同学小王到我家做客,父亲也高兴地与我一同出来迎接。小王见到父亲,问道:“这是家父?”我点点头介绍:“这是令尊。”
D.陈红送客出门时正好遇上下暴雨,她对客人说:“真不好意思,人不留天留。”
二、古代诗文阅读(本大题共6小题,2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7-8题。(每小题2分,共4分)
西江月①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释】①此词写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
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开头两句,词人不只是在记叙一时一地之事,或一己一身之感,而是借写具体的事实,表达他对抽象意义上的人生命运的深沉思忖。
B.“中秋”是传统意义上团聚的节日,词人选取“中秋”这一宴乐的节日作为背景,以虚笔中的乐景写哀情,使哀情更哀。
C.这首词反映了词人谪居后的苦闷心情,词调较为低沉、哀婉,在清寒孤寂的意境氛围中,见到豪放词人苏东坡在悲情婉约背后旷达的一面。
D.本词与《水调歌头》都借景抒怀,渲染了“寒”“凉”的意境,给词蒙上了一层深厚的情感意韵。
8.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2分)
提起苏轼的中秋词,大家都会想起著名的《______》,但同是写于中秋的这首《西江月》写于被贬黄州之时,情绪却显得非常落寞。两词都在借______遥寄相思。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1题。(10分)
族兄中涵知①旌德县时,近城有虎暴,伤猎户数人,不能捕。邑人请曰:“非聘徽州唐打猎②,不能除此患也。”乃遣吏持币往,归报二人,行且至。至则一老翁,须发皓然③,时咯咯作嗽,一童子十六七耳,大失望,姑④命具食。老翁察中涵意不满,半跪启曰:“闻此虎距城不五里,先往捕之,赐食未晚也。”遂命役导往,役至谷口,不敢行,老翁哂⑤曰:“我在,尔尚畏耶?”入谷将半,老翁顾童子曰:“此畜似尚睡,汝呼之醒。”童子作虎啸声,果自林中出,径搏老翁,老翁手一短柄斧,纵八九寸,横半之,奋臂吃立,虎扑至,侧首让之,虎自顶上跃过,已血流仆地。视之,自颔下至尾间,皆触斧裂矣。乃厚赠遣之。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删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