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730字。

  2023北京通州初三(上)期中
  语    文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2道小题。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2.请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9分)
  为配合“自强不息,志存高远”教育实践活动,学校公众号连续发布三期相关主题的推送。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面任务。
  第一期  自强不息,国人当如是
  1.下面是本期正文的部分文字。阅读后,完成(1)-(3)题。(共6分)
  “自强不息”出自《周易》【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古人认为,天体恪守自身本性运行,刚健有力,永不停息。而君子处世,也应遵循天道,勤勉不懈,,奋勇进取。这是中国人树立的自身理想,也是构成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晶格。
  从“卧薪尝胆”“悬梁刺股”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泱泱华夏,自强自立之君子,【乙】新时代的青年,有的为国立“芯”,让超级计算机的“中国速度”扬威世界;有的攻坚“卡脖子”技术,争当AR领域创新的领跑者????????????他们自信自立、不屈不挠,既不在困难前续续叨叨地抱怨,也没有、矫揉造作地伪饰,更不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地盲从。面对,他们迎难而上,在各个领域创造着奇迹,为国家和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
  (1)对文段中加点词语的字音、字形作出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恪守”的“恪”应读gè B.“遵循”应写为“尊循”
  C.“续续叨叨”应写为“絮絮叨叨” D.“矫揉造作”的“矫”应读jiāo
  (2)文段中画方框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间不容发 B.比比皆是 C.附庸风雅 D.惊涛骇浪
  (3)在文段中【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甲】破折号【乙】句号 B.【甲】冒号【乙】句号
  C.【甲】破折号【乙】冒号 D.【甲】冒号【乙】冒号
  2.本期正文后链接了一条新闻视频,下面是新闻的文字材料。请在标题的横线处填写一个词语,使标题能够更准确地概括正文内容。(2分)
  神舟____梦想,把自强不息写进银河斑斓
  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18时22分,盼望已久的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随后,两个航天员乘组拍下“全家福”,共同向牵挂他们的全国人民报平安。这也是中国空间站的第二次“太空会师”。后续,两个航天员乘组将在空间站进行在轨轮换。
  3.一位同学浏览本期内容后留言。请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将①②两句连成一句话,补全留言内容。(2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与担当。我们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自强不息的精神不能忘。当我们关注闪耀的群星时,也别忘了,_______。
  ①能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摘取专属自己的荣光 ②平凡如你我
  第二期  自强不息,学子应勤勉
  4.本期选取了四所高校的校训照片。观看后,完成(1)(2)题。(共3分)
  (1)四则校训所用书体相同的两项是___和____。(填序号)(1分)
  (2)同学们了解到,儒家认为人的修养的最高境界称为“至善”。由此可知,厦门大学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意思是:_________。(2分)
  第三期  自强不息,来者须传承
  5.本期征集了此次活动中同学们的心得体会。请按要求完成(1)(2)题。(共6分)
  (1)位同学了解到范仲淹自强不息的事迹后,创作了一首小诗。请结合《岳阳楼记》的内容,将小诗补写完整。(2分)
  严律己
  小贴士:
  断齑划粥:范仲淹,字希文。少贫,读书长白山僧舍,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两块,断齑(腌菜)数十茎啖之,如此者三年。
  诗歌创作:写诗,要注意节奏。现代诗歌虽然形式比较自由,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但也要注意保持一定的节奏,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
  志高远
  断齑划粥不畏艰
  居江湖
  ___①___
  ___②___
  今我辈
  效希文
  承继风骨勤修身
  (2)另一位同学结合古代诗歌写下了一段文字,请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4分)
  千百年来,无数先贤圣哲高擎自强不息的火炬引领着我们。苏轼面对政治失意、亲人离别仍然发出“但愿人长久,___①___”的美好祝愿;韩愈在贬谪困境中,却不变“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坚定信念。除此之外,还有高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李白,写下“___②___,___③___”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