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010字。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二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上学期12月学情检测
九年级语文试卷
(试卷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与运用(40分)
1、小文对苏轼与他人的关系进行了梳理探究,请帮他补全表格。(10分)
“苏轼的文人圈”专题探究
和苏轼的关系 姓名 教材中的“文人圈”
苏轼的
偶像 范仲淹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下“① ▲ ,② ▲ ”,体现了他忧国忧民、心系天下的博大胸襟。
苏轼的
伯乐 欧阳修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山水之乐,③ ▲ 。”将游玩观赏山水的乐趣融于宴饮之中。
苏轼的
弟弟 苏辙 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④ ▲ ,⑤ ▲ ”,表达对弟弟的思念与祝福。
苏轼的
学生 秦观 秦观在《行香子》中用“⑥ ▲ ,⑦ ▲ ”,勾勒出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池塘的美景。
并称“苏辛” 辛弃疾 辛弃疾在《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用一句“⑧ ▲ ,却道‘天凉好个秋’”感叹人生的无奈。
小文的
探究发现 通过对苏轼及与他相关人物的作品的梳理阅读,我们看到了立体的苏轼形象。苏轼是古代文人中的翘楚,居庙堂之高时,他清醒地意识到“⑨ ▲ ,任重而道远”;处江湖之远时,他“博观而约取,⑩ ▲ ”。大拙若巧中,蕴含智慧,这样的士子风骨和精神风范,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2、根据语境完成题目。(12分)
①“自强不息”出自《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道运行刚健有力,永无止息,而君子处世,也应该遵循天道,刚毅坚韧,A.持之以恒。②“自强不息”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③范仲淹少有大志,发奋苦读,终成一代名臣;邓稼先心无旁wù(),鞠躬尽瘁,无愧“两弹元勋”;。他们无一不是处在B.困厄之中,仍C.一意孤行,D.埋头苦干。④青年强,则国家强。⑤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⑥为激发同学们勇攀高峰的热情,弘扬积极奋进的精神,举办本次“自强不息??不负青春”主题的朗诵活动。⑦接下来,让我们在诗海的诵读里cháng()徉,从中jí()取精神养分,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
(1)根据拼音,将正确的汉字填写在相应位置。(3分)
wù(▲)cháng(▲)徉 jí(▲)取
(2)结合语境,选出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2分)
A.持之以恒 B.困厄C.一意孤行D.埋头苦干
(3)有关本段的语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第②句是一个承接复句。
B.语段中“自强不息”“刚毅坚韧”“精神源泉”“激扬青春”短语类型都不一致。
C.第⑤句中“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一句中的主语是“中国”。
D.第⑥句中“活动”一词是动词。
(4)下面是《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负”作动词时的六个义项。文段中“不负青春”的“负”意思是什么? ▲ (写序号)(1分)
①背。②担负。③依仗;倚靠。④亏欠;拖欠。⑤背弃;辜负。⑥失败(跟“胜”相对)。
(5)第⑥句有语病,请把修改意见写在横线上。(2分)
▲
(6)列举事例时可采用相同句式结构使表达更有气势,请仿照第③句的前两个事例,将这个句子补充完整。(2分)
▲
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社”是谷神,“稷”是土地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B.《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
C.《水浒传》中有很多与“酒”有关的故事。酒误好汉差,武松景阳冈打虎;酒壮好汉胆,杨志误失生辰纲;酒添好汉愁,宋江浔阳楼题反诗。
D.“射者中,弈者胜。”其中的“射”,指射箭,与“六艺”中的“射”含义相同。
4、综合性学习(16分)
小说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样式。九年级准备开展“走进小说天地”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任务一:结合本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班级黑板报准备设计四个栏目,请仿照下面形式再设计两项栏目。(4分)
A.竞猜歌词,走进小说世界B.讲述故事,畅谈独特感受
C. ▲ D. ▲
(2)任务二:李华为活动栏目B“讲述故事”写了文稿,但顺序不当,你认为表述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有趣的故事能让听故事的人开怀大笑,能够消解现实生活中的诸多不如意;让人落泪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