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6510字。
江苏省盐城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记者: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祝晓宏:语言景观是由语言形成的、具有语言学意义的实物性景观。Landry和Bourhis最先提出并使用这一概念,并将其界定为“出现在公共路牌、广告牌、街名、地名、商铺招牌以及政府楼宇的公共标牌之上的语言共同构成某个属地、地区或城市群的语言景观”。随着时代的发展,语言景观有了更新的语言介质,也包括涂鸦、电子广告牌、移动广告牌、网络视频广告等。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语言生态、语言政策和语言实践的关系往往是很复杂的。我们可以借由语言标牌中目标语言的各种信息来了解公共场所的语言使用情况,从而揭示这种关系。同时,语言景观打破了语言的口语和书面的二维对立关系,提醒人们注意语言的多维存在形式。语言景观研究唤醒了我们对视觉化语言符号资源的重视,拓宽了语言研究的范围。
记者:②____________________?
祝晓宏:短短几年,语言景观研究迅速崛起,这些研究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和应用倾向,有助于弥合社会语言学领域内语言使用和宏观语言政策研究脱节的情况。当然,目前对于拍摄到的语言标牌还没有达成标准化的标注意见,因为缺乏一致的编码框架,资源库搭建的基础工作也只能各自为政,这也限制了大规模比较研究的开展。另外,当前的调查对象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小城市极少,农村地区尚属空白。
记者: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祝晓宏:语言景观研究还在升温,可以预见,更多学科背景的学者将会关注这一领域。为凸显语言景观的应用品味和交叉属性,研究视角还需要进一步拓展。例如思考语言景观与母语教育、外语学习的关系,语言景观与语言经济的关系等。
(摘编自《语言景观研究视角需进一步拓展——访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副教授祝晓宏》)
材料二
近年来,语言景观已经成为社会语言学研究的热点,彰显出蓬勃的生命力。语言标牌可以为当地居民或来访者提供诸如位置、方向、店铺的经营业务等最基本的信息,并反映某种语言的使用状况及该地区的语言生态。此外,语言标牌上某种语言使用的普遍性、语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语言景观是指公共领域中可见的用以展示语言文字的各类标牌,如路牌等。
B.语言景观研究拓展了传统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使其具有显著的跨学科特征。
C.语言景观的功能具有多重性,既有隐性的信息功能,又有显性的象征功能。
D.语言景观承载着文化信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体现出文化交流的功能。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语言景观选择使用何种语言,主要受语言政策、经济发展、人文交流等因素的影响。
B.语言景观是具有灵活性和能动性的语言实践,并非完全受语言政策的管理和约束。
C.经济因素会影响语言景观的形成,语言景观也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D.“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和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也可通过沿线国家的语言景观体现出来。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3分)
A.马来西亚政府规定,公共场所标牌上必须使用马来语,若需写有英语、华语,必须将马来语列在第一排。
B.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举办“我眼中的中国”摄影展,设有“山水风景”“文化遗产”“中国艺术”等主题。
C.埃及政府并没有规定英语在公共空间的使用,但开罗的街道路牌一般使用阿拉伯语和英语两种语言。
D.每逢春节,迪拜哈利法塔会有大型灯光秀,呈现“恭贺新禧”等新年祝福语及龙、长城等中国文化元素。
4.根据材料一中受访者的回答,推断采访者提出的问题,填在横线上。(4分)
5.如果学校组织一场“家乡语言景观研究活动”,请依据材料简要分析开展这一活动需要注意哪些问题。(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红色的布包
伍延秀
在偏僻的山城旁边,有一间破烂的房子,歪斜地站在泥泞和荒草中间。房子的前半部快塌了,用几根树干撑着。在离房子不远的地方,有一条小路,穿过草丛伸入山中。这里不是引人注意的地方,但偶尔路过这里的人,总禁不住说道:
“这是谁家的房子呀?为什么这样凄凉?”
十三岁的时候,我流浪到这里。因为没有钱,天又下着雨,黑夜中我爬出了城,找到了这间黑黝黝的房子。起初,我以为这是绝了香火的人家,我大胆地把门推开,想走进去。当我的右脚刚跨过腐蚀的门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