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题,约28200字。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20分。
1.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1)博闻强识 闻:学识 (2)推此志也 推:推究
(3)齐竟怒不救楚 竟:竟然 (4)答其善意 答:回馈
(5)会论虞常 论:判罪 (6)掘野鼠去草实 去:同“弆”,收藏
(7)蒙故业,因遗策 蒙:蒙受 (8)本其成败之际 本:考察,探究。
A. (1)(3)(5) B. (1)(5)(7) C. (2)(6)(8) D. (4)(5)(6)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2)错,“推”,推赞。句意:推赞这种志行。
(3)错,“竟”,终于。句意:齐国终于发怒而没来援救楚国。
(7)错,“蒙”,继承。句意:承继先前的基业,沿袭前代的策略。
全部解释正确的只有D。
故选D。
2.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
B. 是以见放 见犯乃死
C. 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D. 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冀幸君之一悟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以”均为介词,用、让。句意: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物的污染。
B.“见”均 助词,表被动。句意:因此被放逐;受到侮辱才去死。
C.“因”为介词,通过。句意:你通过我而投降,我与你结为兄弟。
“因”为介词,趁便。句意:秦国凭借这便利的形势,割取天下的土地。
D.“之”均为助词,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句意:由此可以看出怀王始终没有觉悟啊;他希望国君总有一天醒悟。
故选C。
3.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席卷天下,包举宇内 B. 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C. 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D.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词类活用的能力。
A.席,名词用作状语,像席子一样,句意:秦国即有像卷席一样收拾天下,像打包裹一样轻取九州。
B.前,名词用作状语,向前,在前面,句意:用漂亮的丝织口袋盛着,使人背着在军前开路。
C.漂,使动用法,使……漂浮,句意:百万败兵横尸道路,流淌的血液使盾牌漂浮。
D.夜,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里,句意:一个人在夜间一声呼喊,叛乱者四处响应。
故选C。
4.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复活》是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之一,探讨人的精神的“复活”。
B.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作品展示了一种“硬汉”精神。
C. 《汉书》开创“包举一代”的纪传体断代史,是作者班固一人独立完成的。
D. 欧阳修不仅是文学家,也是一位优秀的史学家,《新五代史》就是其代表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