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9740字。

  湖南省益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舆地写作可论之处甚多,地名是其中最基础的部分。作为术语,“地名”最早见于《周礼•夏官•形方氏》:“原师掌四方之地名,辨其丘陵、坟衍、原隰之名,物之可以封邑者。”古人为地命名,多依地物的一两个主要特征,或以山,或以水,或以植物,或以动物,或以姓氏,或以官职,或以气象,或以色泽等,不一而足。
  只是小说家写地,可以虚构,亦可据实,或虚实相间。以地名为小说篇名,本是中国小说命名法的一种。《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本就有极饱满的地学元素。就小说本身而言,地名作为小说的名称,意味着小说某种空间上的限定性,意味着故事将在特定的自然地理和社会历史空间中展开。小说家们在特定的空间和异空间,即小说地名所呈现出的相对固定的地域社会,与外部更大的时代、社会、历史空间的互动中展开叙事,这是《红楼梦》《水浒传》等的共同特点。
  当代小说亦不乏其例,如古华的《芙蓉镇》,作为一部反思小说,作品开篇呈现给读者的,就是“一览风物”,写镇子旧时的繁华。小说中的芙蓉镇以何镇为蓝本,究竟是作家古华故乡嘉禾县的唐村镇,还是湘西永顺县的王村(谢晋电影《芙蓉镇》拍摄地,现已改名为芙蓉镇)?不得而知。但是古华以“芙蓉镇”名之,且写到芙蓉河、河岸的木芙蓉树、“芙蓉姐子”等,“芙蓉”显然是一种别有深意、别有意涵的预设。《芙蓉镇》是借名,借“芙蓉”之名,强化小说的批判功能。
  相比较而言,贾平凹的《高老庄》则是另一种借名。小说取境《西游记》中“高老庄”,借用猪八戒在高老庄娶亲,酒后现出猪妖原形的故事,“假道于山川,不化而应化”,以比附《高老庄》的主旨。《高老庄》写的同样是现形的故事,只不过现形的不再是猪八戒,而是大学教授高子路。原本子路应该像孔子的弟子子路那样,勇武而刚直,辨别是非,行仁义,但《高老庄》中的子路,却一心要洗脱农家子弟的身份和趣味。为父亲去世做三周年祭,他再次回到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时,那些潜存在高老庄人骨子里的文化基因,如封闭、狭隘、自私、小气、粗鄙等一一再现。贾平凹借道于《西游记》中的“高老庄”,表达的其实是对乡土文明中人的精神退化的精深思考。
  和《芙蓉镇》《高老庄》的借名相比,赵本夫的《天漏邑》更有哲学的、人类学的复杂气象。此作颇有《红楼梦》的味道,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小说中,两条线索交叉轮替,作家一边以田野调查的方式,以简笔写出天漏村的亘古、蛮荒、偏僻、神秘的历史,另以繁笔写出天漏村人的天性与人性。天漏村是个与世隔绝的所在。世间传说,天漏村是远古遗民的部落,古舒鸠国的都邑,历朝囚徒的流放之地,天象诡异,时有雷电伤人之事发生,人也诡异,沿袭着古老的法则。《天漏邑》的故事极为复杂、情节奇特,但究其宗旨,写的不外是人的罪性与恶性。天有“漏”,故有女娲补天之说,但天之“漏”又岂可尽补?哪里会有无“漏”之天呢?“漏”,是事物的本质。于事和物而言,是亏欠、欠缺;于人而言,则是德性有亏。
  对小说家来说,地和地名可以利用之处很多。地,不单提供小说故事情节展开和人物活动需要的物理空间,地名更是以其不可替代的地方性地理文化特质,构成小说家的标识。区域性的地名系统,无论虚与实,多会构成各地独特的地名景观。如汪曾祺,居于高邮地区,地处江淮之间,中间有运河相连,湖泊星罗棋布,他的小说的地理景观,就难免会有“水”的韵味和智慧。水系地名景观,给汪曾祺的小说带来盎然的生机和无尽的韵致。“自然水性即我性,水情即我情。”水无定法,亦无形法,故以万物为形法,所以,汪曾祺的小说,总是有任性、任情而不拘礼法和敢于突破世俗陈规的力量。汪曾祺小说的地名景观,承载着高邮人的记忆,东大街、泰山桥、竺家巷等,无一不带着高邮的地方特色。
  相比较而言,贾平凹对地名的运用,则有更多的主观创造性。他的小说地名之多、类型之丰富、命名之讲究,实为当代作家中所罕见。比如《老生》,作品中的地名系统就几乎涉及秦岭山地环境中的所有地学类型。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地名作为小说的叙事构成时,对《老生》这部小说的成形及其主旨的深化实有莫大的帮助。这种微观地理学意义上的地名所连缀的叙事空间,使得整部书情节紧凑,叙事富有跳跃性,没有丝毫的沉闷。小说因了秦岭的体势和形法,而有了某种跳跃的、晦暗不明但又纵横吞吐的气象。贾平凹因为擅用秦岭的地名和山川形势,因此让《老生》窥得天地之理,进而有了生生不息的气机。
  (摘编自《地方志与中国当代小说诗学建构》,周保欣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23年6月第一版)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浒传》有极饱满的地学元素,意味着小说某种空间上的限定性和故事展开的特定性。
  B. 古华在《芙蓉镇》中预设了芙蓉河、木芙蓉树、“芙蓉姐子”等等,别有深意和意涵。
  C. 贾平凹的《高老庄》借高子路形象表现潜存在高老庄人骨子里的封闭、狭隘等文化基因。
  D. 赵本夫《天漏邑》以田野调查方式,用简笔和繁笔展现天漏村 历史、人的天性和人性。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第一、二段的内容可以看出,舆地写作,地名是写作中最基础的部分,只是小说家写地,或虚或实,或虚实相间。
  B. 分析《红楼梦》《水浒传》的共同特点,可见小说家们是在小说地名所呈现出的地域社会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中展开叙事。
  C. “当代小说亦不乏其例”,古华的《芙蓉镇》以地名命名,作者认为古华可能是想表明“芙蓉镇”就是其故乡嘉禾县的唐村镇。
  D. 从小说家对地和地名利用的情况可以发现,地和地名构成了小说家的标识,如汪曾祺的水系地名景观就构成了其小说家的标识。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小说家写地亦可据实”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贾平凹的《老生》
  B. 吴承恩的《西游记》
  C. 赵本夫的《天漏邑》
  D. 曹雪芹的《红楼梦》
  4. 请结合文本材料谈谈鲁迅小说《祝福》中“鲁镇”的作用。
  5. 赵本夫 《天漏邑》“颇有《红楼梦》的味道,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请参照作者对《天漏邑》的解读来分析《红楼梦》“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这一特点。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雨中的猫
  海明威
  这家旅馆里只住着两位美国旅人。他们住在二楼,面朝大海,也面对着公园和战争纪念碑。公园里有大棕榈树和绿色的长凳。意大利人大老远跑来看战争纪念碑。纪念碑是青铜铸的,在雨里泛着光。这会儿正下着雨。雨水从棕榈树上滴下来。石子路上出现一汪汪积水。雨水滂沱,海浪裹着雨水像一条长长的线涌上岸,又沿着沙滩滑下去,然后再裹着雨水涌上来。泊在战争纪念碑旁边广场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