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660字。

  福建省龙岩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全卷共8页,20小题;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注意:
  请把所有答案填涂或书写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在本试题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龙岩之美,你我共赏。漫步龙津湖畔,可以感受“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早春气息;游览长汀古城,可以欣赏“           ,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的绚丽秋色;探访永定土楼,可以享受“结庐在人境,          ”(陶渊明《饮酒??其五》)的尘世宁静;登临连城冠豸山,可以领略“           ,清流见底”(《答谢中书书》)的山水奇景;置身上杭梅花山,可以听到 “蝉则千转不穷,           ” (吴均《与朱元思书》)的源源声响;徜徉武平千鹭湖,可以想象“            ,          ”(李清照《渔家傲》)的水天相接 。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①中国文人自古以来就有独特的山水情结。“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浩荡、“连峰去天不盈尺”的高峻,都令游者不禁(       ),感自然之广阔,悟自我之渺小。穿行山水间,可逃离喧嚣,洗(dí) ① 心灵,寻(mì) ② 自我。
  ②“文章乃案头之山水,山水乃地上之文章。”文人与山水的邂逅,造就了多少传诵千古的诗篇!他们在欣赏山水,也在塑造山水,成就山水。文人精神与山水之道紧密相连,(zhānɡ) ③ 显于那些(         )的佳句中,(       )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千百年来无声无息地培育着中国人的价值追求。
  (1)根据拼音写出①②③处的汉字。
  ①                    ②                     ③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屏息敛声   信手拈来  雕刻
  B.屏息敛声   妙手偶得  镌刻
  C.悄然无声   妙手偶得  雕刻
  D.悄然无声   信手拈来  镌刻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主语是“中国”。
  B.“黄河之水天上来”属于扩大的夸张。
  C.“文人与山水的邂逅,造就了多少传诵千古的诗篇!”是感叹句。
  3.名著阅读交流
  阅读纪实作品,最终是要从中获得启迪,用来指导学习与生活。阅读时,我们应该采用以下方法:一要从事实中汲取营养,二要向作者“取经”,三要善于进行联系、比较、分析。请你结合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体验,仿照示例,选择方法一或方法二,具体阐述你是如何获得启迪,并指导学习和生活的。
  示例:我是从联系和比较中获得启迪的。书中描写了很多长征的故事,我还查找了有关长征的资料,绘制了长征路线图。我发现今天要取得现代化建设的胜利,还是需要坚定信仰,要有乐观、永不屈服的长征精神。
  二、阅读(67分)
  (一)(7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4.词中刻画了主人公一波三折的心理变化,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5.请发挥联想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场景。
  (二)(1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
  又西二里,遥闻水声轰轰,从陇隙①北望,忽有水自东北山腋泻崖而下,捣入重渊。但见其上横白,阔数丈,翻空涌雪,而不见其下截,盖为对崖所隔也。随流半里,有巨石桥架水上。其桥下水流甚阔,每数丈,辄从溪底翻崖喷雪,满溪皆如白鹭群飞。又随溪西行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