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共41张,教案约6230字。
彭泽二中高一年级 语文 学科集体备课稿
主备教师 王平 年 3 月 13 日 星期 三
课 题
《烛之武退秦师》 课型
新授课
教
学
目
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掌握文章中古汉语知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运用,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 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立足对方,离间敌人。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审美鉴赏与创造 学习本文语言强大逻辑性,感受跌宕起伏的情节之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 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 学 重 点 掌握文章中古汉语知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运用,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 学 难 点
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立足对方,离间敌人。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教 学 方 法
谈话法、问题探究法
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讨论法
课 前 准 备
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了解春秋时期秦国、晋国、郑国相关历史
教 学 课 时
三课时
教 学 设 计
第一课时
一、导新课,知背景
1、对比导入
《春秋》对晋秦围郑这段历史的记述。
僖公三十年,春王正月。 夏,狄侵齐。 秋,卫杀其大夫元晅及公子瑕。卫侯郑于卫。晋人、秦人围郑。
《春秋》六字简明扼要的概括了这个事件,而《左传》叙事详细,情节跌宕。正因为《左传》,才有春秋的生动,让我们在宏大叙事中,寻找历史细节,品鉴鲜活历史人物。
2、知人论世
1)作者介绍
左丘明(约前502—约前422),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东周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春秋末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军事家。左丘明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被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左丘明的《左氏春秋》和《国语》两部史学巨著,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
2)作品介绍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左传》的作者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但由于文献不足,迄今尚无定论。别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也有人认为《左传》是一部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历史著作。
3)故事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 630 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
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 632 年时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