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050字。
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时量:120分钟 总分:120分
考生注意: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8题。
知识是我们思维的根基,精神是走向未来的起点。为了增强同学们从书中汲取知识,以生活锻造精神的意识,学校组织了一次专题讲座。以下文字节选自小华同学听完讲座后的心得。
这次讲座在露天进行。①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趋之若鹜,深黛的天空下,嘻闹的同学们也渐渐安静,变得郑重其事起来。②教授用经典书籍,用鲜活事例让一个个少年茅塞顿开,更戳中了少年们隐密的心事。③大家听完后突然恍然大悟:有的愧赧于自己失败后的妄自菲薄;有的惭愧于自己稍遇困难就嗔怪老师,怨怼父母;有的暗暗决定要多读经典,培养自己的高阶思维……是啊,面对生活,我们不应胆怯;面对求学,我们不应懈怠。④只要融合知识与精神,我们才能更好地生活。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深黛(dài) 茅塞顿开(sài) 戳中 融合
B.愧赧(nǎi) 妄自菲薄(fěi) 嘻闹 隐密
C.嗔怪(chēn) 趋之若鹜(wù) 懈怠 郑重其事
D.胆怯(què) 怨怼(duì) 高阶 恍然大悟
2.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2分)
A.趋之若鹜 B.茅塞顿开 C.妄自菲薄 D.嗔怪
3.文段中画线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① B.② C.③ D.④
4.讲座中,教授推荐大家阅读一篇文章。以下语句都出自这篇文章,语意最为连贯的一项是( )(2分)
①一个人的青春是平庸无奇还是璀璨夺目,“觉醒”堪称关键变量。
②不觉醒,不仅难以成就“人生之春、人生之华”,更会在不知不觉中失去青春。
③“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这是李大钊在《晨钟报》创刊号上写下的话。
④反之,如果“立在人生的旁边”迷迷糊糊、蹉跎度日,难免会虚掷稍纵即逝的青春韶华,最终遗憾一生。
⑤即使处于痛苦、困厄之中,也能潜心积蓄站起来的力量。
⑥觉醒了的青年,就如鲁迅所说,“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
A.①④⑥③②⑤ B.③①⑥⑤④② C.③②⑥⑤④① D.③①⑥⑤②④
5.讲座掀起了一波求知的热潮,同学们孜孜求学,积极阅读。同学小华在阅读中,遇到了一些问题,请你帮他斟酌,选出说法有误的一项( )(2分)
A.“今天的青年,更能认识创新之于国家的意义。”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青年认识意义”。
B.“经济繁荣”“学习认真”“空气稀薄”是同一结构的短语。
C.“今天下午你是打球,还是游泳?”这个句子的标点使用正确。
D.“在他们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着回家,毋宁说更害怕回家。”这是一个转折复句。
6.听完专题讲座后,小华所在的(3)班开展了文学文化常识竞赛活动,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谥号“文正”,有《范文正公集》传世,《岳阳楼记》是他的名篇。他和欧阳修、苏轼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B.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反映现实生活、揭露社会恶习,如英国作家莫泊桑的《羊脂球》就是其代表作之一。
C.谦辞体现了中华民族谦逊有礼的民族性格,如“拙荆”“鄙人”“寒舍”“舍下”“愚见”“家慈”等。
D.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一般在清明节前一两日。这一天禁烟火,吃冷食。后世逐渐增加了祭祀、登高、斗鸡、簪菊花等风俗。
7.阅读中,小华也积累不少了古诗文。请用古诗文名句将语段补写完整。(8分)
苏轼云:“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读古诗词和古文亦是读生活、读人生。在那些作品里,你可感岁月流逝、物是人非(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可叹至死不渝深情(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此外,读(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能让你感受超越客观环境与个人得失、豁达之胸襟;读(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能激起你战胜重重困难到达胜利彼岸之壮志。
8.综合性学习(6分)
小华所在的(3)班将举行“走进小说天地”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为了营造活动氛围,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活动主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华所在的小组制作手抄报,准备将下面的材料刊登在手抄报上,请你帮他们设计栏目名称。(2分)
栏目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末清初的旷世才子金圣叹非常喜欢《水浒传》,把《水浒传》列为世间“第五才子书”。他为《水浒传》写了三篇序和一篇读法;还写了许多批语,并修改了书中的部分文字;他把七十回以下全部删去。经他评点删改过的《水浒传》,从清初以来,甚为风行。美国人赛珍珠女士在1933年出版了《水浒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