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10040字。

  2023-2024学年(上)初三期末学业水平质量监测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 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指定 的位置。
  3. 答案必须按要求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18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4分)
  青少年时期是思维摇曳、活力勃发的关键阶段。此时,思辨能力如同p$nb6而出的 朝阳,照亮他们探索世界的道路。他们不再满足于表面的知识,不盲目xiahmu浮夸的赞誉,而是抽丝剥茧,深入探寻真理。在知识的熏陶下,他们 A (孜孜不倦/孜孜以求) 地追求,勇于挑成和创新。这种思辨精神, B点亮智慧之光.更为他们的未来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
  1.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2. 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A处。(1分)
  A处的词语是▲。
  3. 在横线B处填上一个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得语意连贯。(1分)
  B处的关联词语是▲。
  4. 读了《艾青诗选》,学习小组就诗歌中的意象展开讨论,请你参与。(5分)
  甲:艾青的诗歌意象不仅仅是自然景物,它们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社会和历史内涵。比如,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中的“雪”不仅代表自然界的寒冷,更象征了那个时代的 苦难。他的诗歌通过具体的意象传达出对民族命运的关切。
  乙:我觉得丈青的诗歌就是些自然画面的堆而,比如太阳、河流、土地等。虽然画面感 很强,但看多了就觉得有些单调,缺乏深度。
  丙:艾青的诗歌意象太抽象了,我经常读不懂。他用的词汇像“光明” “黑暗"都太 模糊了,不知道具体指什么。我觉得诗歌应该更具体、更直白一些才好。
  假如你是讨论会主持人,请作总结发言,并就乙或丙的观点发表你的看法。
  ▲ ▲ ▲ 5.请根据课文内容,填写相应的句子。(9分)
  在思辨的海洋中,能听到历代文人的智慧之声:“天与云与山与水,(1) ▲”(张 岱《湖心亭看雪》),凸显出自然的宏伟与人的渺小;"(2) ▲,此身虽在堪惊(陈 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汉文有道恩犹薄,(3) ▲"(刘长卿《长沙过贾
  谊宅》)写出了作者对历史与命运的深刻反思;“受任于败军之际,(4) ▲”(诸葛亮《出 师表》),“欲为圣明除弊事,(5)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吐露着作者的担当
  与忠诚;"(6) ▲,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启示我们在思辨中把握时机;“生, 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7) ▲ , ▲"(《鱼我所欲也》)告诉我们在思辨中
  必须做出正确的抉择;"(8)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的执着激发我们 为国家和民族贡献力量的决心。
  二(67 分)
  读下面两首诗,完成6〜7题。(7分)
  【甲】秋怀 【乙】夜坐
  【唐】孟郊 【宋】张耒
  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 庭户无人秋月明,
  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 夜霜欲落气先清。
  席上印病文,肠中转愁盘。 梧桐真不甘衰谢,
  疑怀无所凭,虚听多无端。 数叶迎风尚有声。
  梧桐枯峥赚,声响如哀弹。
  从下面两句诗中任选一句,就其中最富有表现力的二个词语进行点评。(3分)
  A.峭风梳骨寒 B.夜霜欲落气先清
  M选▲,点评: • ▲
  四首诗都写到了 “梧桐”,表达的意境却不同。请结合诗句进行比较分析。(4分) 卖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18分)
  赵威后①问齐使 .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②,威后问使者曰:“岁③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 卷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 > "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