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2360字。
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古诗词诵读,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2023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2023年上半年,全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7.2%,拉动了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个百分点,有效激发了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潜力,有力推动了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2023年以来,交通、能源、水利、农业、信息等领域重大工程铿锵突进,为稳投资,稳增长发挥了关键作用。中央企业挑大梁,一批新项目落地,增加有效投资。铁路工程建设按下“快进键”——2023年上半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49亿元,同比增长6.9%,带动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20.5%。能源工程建设跑出“加速度”——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太阳能发电投资增长84.4%,风力发电投资增长16.0%。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以下简称“大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0.9%,比全部投资高7.1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比1—5月提高10个百分点,大项目投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重大工程建设,涉及众多上下游行业企业,不仅能发挥稳投资的重要作用,还能有效促就业惠民生。鼓励属地用工,吸纳群众就业。据统计,2023年上半年,仅水利项目施工就吸纳就业138.34万人、发放就业人员工资213.08亿元,其中农村劳动力103.24万人、发放工资146.95亿元。实施以工代赈,帮助群众增收。引江济淮工程,输水线路总长723公里,工程建成后,将成为平行于京杭大运河的第二条江淮运河通道。自2017年年底开工以来,累计增加农民工收入超过16.2亿元,有效助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灌渠穿行沃野,大坝拔地而起。上半年,全国新开工水利项目1.76万个、投资规模7208亿元;完成水利建设投资5254亿元,同比增长18.1%,有效提升了流域防洪减灾、保障供水、复苏河湖生态等能力。
(摘编自《建设重大工程增强发展动能》>
材料二:
推广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对乡村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美丽中国、健康中国建设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实现乡村经济快速高质量发展,成了重要的命题。
乡村经济生产具有农业、工业、服务业多重性,乡村经济的劳动者在长期劳动中获得了自己的经验、诀窍等软知识。拥有且应用较多经验、诀窍等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23年以来,全国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快,拉动了固定资产投资,刺激了市场需求,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
B.乡村劳动者长期劳动形成的软知识对乡村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既利于提高质量又节约成本,值得重视。
C.国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教育部颁发了首届“基层就业卓越奖”,奖励了一批扎根基层的优秀师生。
D.优秀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到基层工作,帮他们找准定位,使他们锤炼了品格,实现了人生理想,为祖国做了奉献。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多处引用了实际数据,阐述重大工程带来经济的发展,用事实说话,直观而翔实,很有说服力。
B.乡村农匠首先要通过交流和培训进行再学习,获得相关硬知识,然后才可以言传身教,进行实地现场交流。
C.指导教师不仅为毕业生提供基层就业信息,搭建就业平台,还为学生排忧解难,持续关心他们扎根基层的发展动态。
D.三则材料分别从重大工程拉动经济、农匠赋能乡村发展、毕业生基层就业三个角度,阐述了当下中国的进步和发展。
3.下列最不适合作为三则材料论据的一项是(3分)
A.河南省积极发挥高校在智力、科技、培训、人才、产销帮扶上的优势,组织高校培训各类专业人员49010人次。
B.15年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涯发展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沈雪萍一直致力于引导学生到基层工作创业。
C.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带领学生开展“走访第一书记”活动,让学生看见基层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引导学生就业观。
D.特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滇中引水工程”建成后可有效缓解当地城镇生产生活用水矛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约1200万群众将受益。
4.根据材料一,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重大工程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的一项是(3分)
A.重大工程增加有效投资。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重大工程,稳定投资,促进发展。
B.重大工程促进就业,各项重大投资鼓励属地用工,吸纳群众就业。
C.重大工程助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惠及百姓,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
D.水利项目等重大工程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农匠文化环境。
5.材料二的行文脉络是怎样的?请简要说明。(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黎明前的故事(节选) 茹志鹃
这天晚上,爸爸回来,米米还没有睡着,就听见妈妈急促地跟爸爸说:“要小心,今天有些古怪。隔壁陈家忽然来了远亲,傍晚时,又有一个‘黄牛'跑到门口来卖银圆。我看这情况……你得停两天……”米米虽然听不懂,可是知道这总不是好事。她屏住气,听爸爸温和地对妈妈说;“在这种时候,怎么能停!……你有些怕不要紧,在天亮以前,天会黑得更可怕一些,过去了,就会好的。”接着,爸爸又爬上了阁楼。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