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630字。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质量检测
九 年 级 语 文 试 题
温馨提示:
(一)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二)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校、考号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三)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四)其他试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9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或为加点字注音。
读书,如同一次心灵的远足,让你沉浸在精神的世界里,每一朵花,每一棵草,都会让人流连忘返。在这次旅途中,你会去拜谒一个个灵魂偶像,你会宽yòu一个个曾伤害过你的人,你会改变一个个根深dì固的执念,也会在不经意间瞥见一个个美好的感动瞬间。
拜谒 宽yòu 根深dì固 瞥见
2.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秋日的董志塬,是上帝遗落人间的画布。若是闲暇时分,漫步塬上。成片成片的玉米林,被阳光染上了金色,每一株玉米都咧嘴而笑,像是在诉说着一个故事的结尾,飒飒,飒飒,悉心聆听,你就一定能够听懂玉米说给高原的情话,每一句,都是那么情深意切。望远,黄了的落叶旋舞着,带了时光的印记,带了枝头的祝福,一片片,一叶叶,在旋舞中投入了大地的怀抱。因为大地画册上的印章——每一片每一叶,轻轻盖上去,董志塬便成了一幅精美画幅。
A.“聆听”“诉说”是动词,“精美”“闲暇”是形容词。
B.“悉心聆听”“情深意切”“精美画幅”是偏正短语。
C.“因为大地画册上的印章——每一片每一叶,轻轻盖上去,董志塬便成了一幅精美画幅”一句是因果关系复句。
D.“秋日的董志塬,是上帝遗落人间的画布。”这个句子的主干是“董志塬是画布。”。
3.下面一段话表述有语病的一句是( )
①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②与此同时,网络虚拟空间纷繁芜杂。③对于心智发育尚未成熟完全的青少年来说,还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给予更多正确地引导。④青少年不应成为网络空间的受害者,而应该在全社会的呵护下,成长为传播“网络空间正能量”的新兴力量。
A.① B.② C.③ D.④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但对于勤勉的乡亲们来说,看到的是秋的忙碌、丰盈。
②秋天的使命因人而异:心绪乐观者,看到的是秋的高远、清朗;多愁善感者,看到的是秋天的忧伤、愁怨。
③他们比谁都都得那个朴素并世代相传的道理——莫辜负每一寸光阴。
④所以,尽管忙于秋收、秋种、秋藏,还要编排丰收歌舞,他们依然不忘晒秋。
⑤一个季节有一个季节的使命。
A.②①⑤③④ B.②⑤③①④ C.⑤①②③④ D.⑤②①③④
5.下列有关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先生同在桑梓”中的“桑梓”指家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中的“庙堂”指朝廷;“伛偻提携”分别指老人与小孩。
B.“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至今为人所称颂,如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
C.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和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都是词作。其中“江城子”和“渔家傲”都是词牌名,“密州出猎”和“秋思”是题目。
D.诗歌的语言要凝练。比如余光中的《乡愁》,结尾句“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高度凝练的语言营造出丰富的意蕴空间,有无限的眷恋,有无法排解的家国愁绪,有渴望,有无奈……令人难忘。
6.默写。
(1)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2)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行路难》)
(3)树绕村庄, 。(秦观《行香子》)
(4)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古今多少事, 。(陈与义《临江仙》)
(6)义,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之一。古代仁人贤哲都对“义”有着自己的理解和阐释,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通过“ , ”告诉我们义是一种取舍,为了心中的正义,可舍弃生命;范仲淹用正确的忧乐观“ , ”告诉我们什么是他心中的义;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的“ , ”两句告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