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3620字。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九年级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总分120分,其中含卷面分5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第一部(1—4题  15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面对雄伟壮阔而又分(     )外妖娆、红装素裹的北国雪景,毛主席胸中豪情激荡,写下了这首kuài(     )炙人口的词——《沁园春??雪》。
  (2)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liáo(     )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
  (3)非常世界,建立精神的栖息地,是智慧生灵的义务,每人都有如此的权lì(     )。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发垂髫”和“伛偻提携”都是代指老人和小孩,分别出自两篇描写见闻的“记”。
  B.“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中的“加冠”指男子二十岁举行的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
  C.《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如“温故而知新”“舍生取义”“不耻下问”。
  D.“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守”指因罪贬谪流放,出任外官。
  3.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在中国文字中,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如篆书古朴典雅,隶书静中有动、富有装饰性,草书风驰电掣、结构紧凑,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易识好写、实用性强、风格多样、个性各异。
  汉字的独特性不仅在于它绵延千年,悠久厚重,更在于它那独一份的汉字之“美”。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中国汉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
  材料二  下面是国内某网站做的“我国汉字应用现状调查”数据统计表。
  调查内容 喜欢敲键盘,不愿动笔写 常提笔忘字,常写错别字 字体不美观,从未练书法
  数据统计 57% 83% 79%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2)从材料二的图表中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4.小辉的爷爷过六十岁生日,家人聚餐,为老人祝寿。
  (1)下列对联适合小辉送给爷爷的是(      )
  A.耳顺年体健身康  花甲岁神清气朗     B.花甲岁神清气朗   耳顺年体健身康
  C.庆古稀福如东海  贺生辰寿比南山     D.贺生辰寿比南山   庆古稀福如东海
  (2)酒后,小辉的叔叔想要驾车回家。假如你是小辉,你会对叔叔说            。(注意说话时的称呼、语气等,不超过25字)
  第二部分(5—20题  55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古诗文默写
  5.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哲理的诗句是:“                ,病树前头万木春”。
  (2)苏轼《水调歌头》中,“人有悲欢离合,                ”,表现了作者以旷达的胸襟感悟人生哲理。
  (3)欧阳修《醉翁亭记》中“                ,往来而不绝者”两句,描写了滁州老老少少的行人纷纷出游的热闹场面。
  (4)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湖光跃金,                ”两句,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洞庭湖波光月影之美。
  (5)《送东阳马生序》中“                ”一句与“同舍生皆被绮绣”形成对比,突出了作者内心的充实与强大。
  (二)古代诗歌阅读(共6分)
  6.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有些同学在默写时会把“衡阳雁去无留意”中的“雁”写成“燕”,请向他们解释为什么这里用“雁”字。
  (2)假如陆游在朋友圈发布了一幅画作,并在此画上题字“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一位网友看到后点赞并留言:“放翁此句最佳,修辞手法的运用,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