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170字。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八年级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学校、班级、准考证号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对应数字用2B铅笔涂黑。
3.答选择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
(1—2题,21分)
1.阅读短文,完成小题。(13分)
(光明中学9月21日电)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载人航天空间站开讲,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面向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科普授课,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梦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光明中学全体师生共同收看了这一盛举。
在约48分钟的授课中,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生动展示介绍了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球形火焰实验、奇妙“乒乓球”实验、动量守恒实验以及又见陀螺实验,并生动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
“天宫课堂”把航天梦的种子zāi种在了学生们的心里。八2班小文表示,他要学习航天员勇于探索的精神,任何一切困难都摧不垮他们的坚强意志!八3班小语同学则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我们的空间站会不会碰上空中漂浮物?有没有防yù措施?”太空科普课极大地激发了同学的学习热情。
(1)根据汉字写拼音及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载______人 zāi______种 防yù______
(2)八2班小文同学的话存在语病,试提出修改意见。(2分)
(3)收看完天宫课堂,各班自发绘制了一期板报,下列摘自板报的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日本军国主义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本部省却别出心裁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学教科书,掩盖战争罪行。
B.我国幅员辽阔,物种丰富,发展特色农业要因地制宜。
C.我国航天工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同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D.梦天舱的设计巧妙绝伦,真是令人惊叹!
(4)绘制完板报后,同学们决定制作一期报纸。既要包含航天授课这一类的时事新闻,又要包括一些文学知识介绍。下列各项文学常识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常见的类型有五律和七律,通常共八句计四联,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B.新闻又称消息。消息结构通常为标题、电头、导语、主体、结语。
C.《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南朝时思想家。
D.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的一种文体。
(5)看完以上新闻,请同学们联系相关知识,给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
2.诗文默写(8分)
(1)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2)___________________,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3)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4)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5)古诗中,诗人往往喜欢借“鸟”来寄寓情感:王维《使至塞上》“___________________”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作者对早春勃勃生机的喜爱。
第二部分阅读
(3—18题,49分)
一、阅读古诗,完成3—4题。(6分)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3.对两首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饮酒》是一首五言律诗,为诗人酒后即兴之作,直抒胸臆,挥洒真情。
B.《饮酒》第三、四句,以设问的手法,说明诗人心志高远,所以无“车马喧”。
C.“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中,“新”“旧”对比,突出了物是人非的惆怅情怀。
D.《浣溪沙》下片首句的朗读节奏应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4.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景色。(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5—8题(共10分)
【甲】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丙】《书》①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②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③盛也,举④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⑤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