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680字。
八年级语文学科期末教学质量试题
语文试题共 8 页,包括三道大题,共 24 道小题。全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5 分)
请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 (第 1—4 题每句 1 分,第 5 题每小题 2 分)
1. ,徙倚欲何依。(王绩《野望》)
2.《饮酒》中写诗人闲适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
, 。
3.《赤壁》中诗人借用典故感叹自己生不逢时的命运的诗句是:
, 。
4.《浣溪沙》中包含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的句子是:
, 。
5.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8 分)
我们必须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战 略判断和决策部 shǔ上来, 以坚如磐石的定力、敢打必胜的信念,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 事情。一个国家 ① 一个民族的发展,立足点在于走好自己的路,关键在于办好自己 的事,这是唯物辩证法所揭示的基本道理,也是为历史和现实所证明的基本结论。只有 坚定不移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 才能“乱云飞渡仍从容 ”“任尔东西南北风 ② 在变局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选自《人民日报》)
(1)给语段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坚如磐石( ) 部 shǔ( )
(2)在语段①②处应填入的标点符号( )
A.① 、 ② ” 。 B. ① 、 ② ” , C.① , ② ” , D.① 、
② , ”
(3)“赢得未来 ”的短语类型( )
A.主谓短语 B.偏正短语 C.动宾短语 D.补充短语
(4 ) “ 我 们 必 须 深 刻 领 悟 习 近 平 总 书 记 的 重 要 指 示 精 神 ” 中 的 “ 必 须 ” 是
( )
A.谓语 B.定语 C.状语 D.主语
二、阅读(45 分)
(一)文言文阅读(15 分)
(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6— 10 题。 (10 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 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
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
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6.本文作者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名 。(1 分)
7.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 分)
(1)行拂乱其所为 (2) 曾益其所不能
(3)衡于虑 (4)人恒过
8.文章开篇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他们的人生经历有哪些相似之处?(2 分)
9.上天要把重担加给某人,必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磨炼他? 磨炼的好处是什么 。 (2
分)
10.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有何现实意义?(3 分)
(乙)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1— 14 题。 (5 分)
宋绶,字公垂,绶母亦知书每躬自训教, 以故博通经史百家,文章为一时所尚。
初,有诏罢修寺观,而章惠太后以旧宅为道观,谏官、御史言之。帝曰:“此太后奁① 中 物也,谏官、御史欲邀名邪? ”绶进曰:“彼岂知太后所为哉?第见兴土木违近诏,即 论奏之。或陛下有大阙失,近臣虽不言然传闻四方为圣政之累,何可忽也。 ”帝春秋② 富 ③ , 天下久无事,绶虑宴乐有渐,乃言: “人心逸于久安,而患害生于所忽。故立防于无 事,销变于未萌。事至而应,不亦殆欤? 臣愿饬励群司④ , 不以承平自怠。 ”绶既得疾, 不视
事,犹起居自力, 区处后事。寻卒,谥宣献。
(选自苏轼《石钟山记》) 【注释】①奁:私有财产。②春秋:年龄。③富:正值盛年。④饬励群司:告诫群臣。 11.用“/ ”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一处)(1 分)
绶 母 亦 知 书 每 躬 自 训 教
1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人心逸于久安,而患害生于所忽。
13.用简洁语言概括宋绶的人物形象。(2 分)
(二)现代文阅读(25 分)
(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4— 17 题。 (16 分)
玻璃匠和他的儿子
梁晓声
①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城市里总能见到这样一类游走匠人——他们背着一个简陋 的木架街行巷现。他们一边走一边招徕生意: "镶—— 窗户!镶——镜框!镶相框! "他 们被叫作玻璃匠。
②玻璃匠们非常爱惜他们的玻璃刀!玻璃刀之所以能切割玻璃,完全靠那一粒钻 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