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3000字。
  词七首》(教案)
  示范教案二:《词七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词的发展过程及其在章法和句法上的特点。
  2.认识两大流派,即婉约和豪放词风的不同特点。
  3.了解不同时期代表词作者的主要作品及其风格。
  能力目标
  1.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品赏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通过解决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词的韵律和章法的基本特点。
  2.引导学生品味词的意境和语言。
  ●教学难点
  1.鉴赏词作的意境。
  2.领会每位作者在词作中流露的思想感情和词的不同风格。
  3.熟练背诵七首词。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最好让学生在教师讲析前能熟读成诵,对词作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一个总体的印象。
  2.问答法。在疏理词作时,教师相机提出问题让学生解答,在问答中品析诗作内容和风格。
  3.讨论法。对词作中的疑难点,让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
  4.点拨法。对自读的词教师只作点拨,如对思路、名句品析等的点拨。
  ●教具准备
  录音机及课文朗诵带;多媒体投影;设计CAI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精读《雨霖铃》,了解柳永及其婉约词的特点;感受词中浓浓的别离之情;掌握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写作特点。
  2.引导学生自学《鹊桥仙》,感受词中的情致理趣;自学《一剪梅》,了解李清照清新的笔调,细腻的风格。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李商隐说:“相见时难别亦难”。是的,在现实生活中,别离是一种常事。在诗词中更是一种历写不衰的主题。大家想一想,以前学过哪些描写别情的诗?(学生回忆,教师提示)如李白的《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王勃的《杜少府之任蜀州》;孟郊《游子吟》等等。透过诗行,我们可以想见朋友“禾黍听马嘶”中的呆望,母亲送别儿子时的泪眼愁眉,可以感受到“默然销魂者,唯别而已”(江腌)中包含的至理。今天我们来学习三首爱情词,一起走近词人的心灵世界,去感受情弦的脉动。
  二、重、难点解决过程
  赏析《雨霖铃》
  1.柳永简介
  出示投影:
  柳永(约980~约1053),原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福建崇安县)人。仁宗景祐元年(1034)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早年屡试不第,一生仕途很不得意,生活穷愁潦倒,处世方面抱着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他在城市生活的时间很长,经常出入倡馆酒楼间,与教坊乐工和歌妓们交往,因而熟悉市民、歌妓的生活,并通晓乐律。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由于他的生活环境及其他各个方面的条件,使他成为以描写城市风貌见长的婉约派的代表词人。
  柳永对北宋词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与影响。第一,他制作了大量慢词长调,使词从小令为主过渡到慢词占优势地位,从而为词容纳更多的内容提供了相应的表现方式。第二,他发展了词的表现手法,善于铺叙,善于运用白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