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240字。
2024北京东城初三一模2024.4
一、基础??运用 (共13分)2024年是农历甲辰龙年,年级开展“中华龙文化”主题学习活动。
1.用正楷字书写“龙腾祥瑞展宏图”七个字,作为交流的题目。(1分)
话龙之传统
中国古人认为,神龙出世,司掌着风调雨顺,护佑着五谷丰登,象征着威严煊赫,昭示着国泰民安。在庙堂之上,龙常常被视为天神或天命的象征,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威严;走入寻常百姓家,“龙凤呈祥”象征婚姻美满,“鱼跃龙门”寓意金榜提名,“龙舟竞渡”展现进取精神,“一夜鱼龙舞”烘托佳节氛围……龙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散发出璀璨夺目的光芒。
2.对文段中加点词语的字形作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因为表达的是“明白地表示或宣布”的意思,所以“昭示”一词中有错字。
B.因为表达的是“最高”的意思,所以“至高无上”一词中有错字。
C.因为表达的是“名字写在录取的榜上”的意思,所以“金榜提名”一词中有错字。
D.因为表达的是“划船比赛”的意思,所以“竞渡”一词中有错字。
话龙之传承
(一)龙与文学
龙的形象在中国家喻户晓,在古诗文中亦寥若晨星。温庭筠在“威凤跄瑶簴(jù),升龙护璧门”(《元日》)中,以“龙”为意象,表现出人们对新的一年吉祥平安的祈愿;李贺在“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甲】 》)中,以“玉龙”代宝剑,彰显将士们报效国家视死如归的精神; 【乙】 在“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陋室铭》)中,用“龙”作譬喻,表现出他对高洁傲岸情操的追求……
3.依次在文段【甲】【乙】两处填入恰当的内容。(2分)
4.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家喻户晓 B.寥若晨星 C.视死如归 D.高洁傲岸
(二)龙与京城
科学家们拍摄的全北京城鸟瞰照片,推测明朝人是以“双龙”的布局设计并建造了北京城。以北京城现在的布局来看,“水龙”可能以南海为龙头部分,湖心岛为龙眼,中南海和北海为龙身,什刹海为龙尾。“陆龙”可能俯卧在北京的中轴线上,天安门宛若龙吻,金水桥为龙的颔虬,东西长安街仿佛龙的两条长须,从天安门到午门一带是龙鼻骨部,太庙和社稷坛如同龙眼,故宫恰似龙骨龙身,四座角楼好像是龙的四爪,景山、地安门大街和钟鼓楼构成龙尾。
5.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修改建议是: 。(2分)
(三)龙与科技
“龙”出现在众多大国重器的名字里: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在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龙字号”大国重器拥有着装备制造的核心技术,成为让中国工业发展不受制于人的国之砝码。
6.你想知道“国之砝码”的意思。查《现代汉语词典》,“砝码”的解释有:①天平上作为质量标准的物体,通常为金属块或金属片,可以称量较精确的质量;②借指分量、条件。根据文段内容和词典释义,说说“国之砝码”的意思。(2分)
话龙之传人
千百年来,龙的象征意义早已融入了我们的民族精神,成为我们文化认同的核心符号。作为龙的传人, 。
7.依据上面所有交流材料,用上“理解”“激励”“责任”三个词,在横线处补写一句话,向同学们发出倡议。(2分)
二、古诗文阅读 (共17分)
(一)默写,完成8-10题。 (共4分)
8.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1分)
9. ,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1分)
10.如果用两句古诗文来描绘祖国的壮丽景象,你会选用“ ① , ② ”。(本试卷中出现的句子除外)(2分)
(二)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完成11-12题。(共5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1.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2分)
本词展现了词人由“醉”到“梦”再到“醒”的心路历程。他壮志难酬,“挑灯看剑”中的 ① 之情,并未被梦境中的美好所消解,而是在 “ ② ”一句中变得更加凝重深沉。
12.朱光潜在《无言之美》中说:“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就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结合这句话,赏析本词中的画线句。(3分)
(三)阅读《鱼我所欲也》,完成13-15题。(共8分)
鱼我所欲也《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与“所识穷乏者”中“识”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远见卓识 B.深识远虑 C.知书识礼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