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题,约17600字。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中试题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北京城的中轴线展现了北京的历史文化传承和首都新文化风貌。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感受中轴线,学校组织了“探访中轴名胜,触摸北京文化”语文实践活动。
  第一组同学在查阅资料和实地考察后撰写了关于中轴线的介绍性文字。阅读后请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如果把北京比作一本书,中轴线无疑就是书脊。一线牵一城,中轴线上【甲】了北京建筑的精华,见证了北京城的沧桑变迁。
  明清中轴线南起永定门,沿线北行便是正阳门,它的正中间是一条宽阔的御路。沿着御路北行,天安门巍然屹立。走过天安门,迎面是端门,之后便是紫禁城的正门——午门。再往北便依次是紫禁城,神武门,景山,地安门,后门桥,鼓楼和钟楼。自永定门起:天坛、先农坛,太庙、社稷坛,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以中轴线为轴东西对称分布。
  暮鼓晨钟,古老的报时中心已成历史。奥林匹克公园、鸟巢、水立方的建立使壮美的中轴线从历史延伸到现代,最终与大自然(róng)为一体。
  时光流转,岁月荏苒,【乙】中华文化的中轴线在新时代依旧风(cǎi)无限。
  1. 撰稿的同学对下面的注音和汉字没有把握,你认为正确的一项是(   )
  A. 书脊(jǐ)       对称(chèng)    融为一体     风彩
  B. 书脊(jí)       对称(chèn)     溶为一体     风采
  C. 书脊(jí)       对称(chèng)    溶为一体     风彩
  D. 书脊(jǐ)       对称(chèn)     融为一体     风采
  2. 同学们就【甲】【乙】两处词语的使用展开了讨论,你认为下列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汇集    彰显 B. 凝结    彰显
  C. 汇集    凸显 D. 凝结    凸显
  第二组同学查阅资料和实地考察后,介绍了正阳门在历史上的重要功用。阅读后请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正阳门曾是国家的礼仪之门。作为明清两代都城的正门,正阳门在京师诸门中规制最高。皇帝每年去天坛祭天和到先农坛亲耕,都要通过正阳门。所谓“正阳门走龙车”,就是指此门只供皇帝出入。
  正阳门还曾是京师锁钥。当时的正阳门包括城楼、箭楼、瓮城、闸楼,它们形成了严密的军事防御系统:城楼供守城将领登高瞭望,指挥作战;箭楼在城楼正前方,开有箭窗,用于防御、射击;瓮城将城楼与箭楼连为一体,形成对城门的保护;闸楼则建于瓮城之上,其门洞上方的千斤闸重约1990公斤,在敌军进犯时可起到重要防御作用。
  3. 向同学们介绍正阳门时,要从以下两幅字中选择一幅来体现正阳门的特点。请你选择并说明理由。
  【甲】                       【乙】
  选择:________
  理由:________
  4. 同学们在《古代汉语词典》中查到“钥”的义项有:①锁;②钥匙;③闭锁,关闭。根据文段内容及词典释义,你认为“锁钥”在这里的意思是(   )
  A. 进入京城的通道 B. 军事防御屏障 C. 沉重的千斤闸 D. 独立的建筑空间
  中轴线边上的北海公园风景如画,游人如织,第三小组同学为参观活动写了讲解词,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小题。
  北海公园内的“太液秋风”是燕京八景之一。太液池亦名西华潭,水中有亭叫“水云榭”,它四面环水、【甲】八面来风,视野开阔。①这里云光映水,小亭如出水之莲,碧带环绕,颇有洞庭水国的风韵。天高云淡时,乘舟登台,大好秋光尽收眼底。②北望琼岛,一片浓绿之上,白塔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