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4140字。
2023学年第二学期温州环大罗山联盟期中联考高二年级语文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达尔文在划时代的《物种起源》巨著中,创立了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科学进化论,大大地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在这部经典著作中,达尔文以诚实的态度提出了进化论中的一系列难点,其中一个就是“寒武爆发”。
所谓“寒武爆发”,是指在寒武纪(距今5.7亿年前至5.0亿年前)初期世界各地不约而同地突然爆发出众多无脊椎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腕足动物、棘皮动物、须腕动物等无脊椎动物的主要门类,几乎都在此时出现。在我国澄江动物群中还出现了脊椎动物——鱼类。达尔文不相信进化中有“突然爆发”的事件,认为无脊椎动物的主要门类在寒武纪初期几乎同时出现,是生物逐步进化,即连续渐进的结果;现在人们感到突然,一是地质上有间断,二是未找到“中间型过渡生物”。他在《物种起源》中,说自己的进化论是“缓慢而渐进的进化论”,还多次宣告“自然界无跃进”。这是达尔文学说的第一个缺陷,也是达尔文的第一个可悲之处。事实上,生命演化史上的爆发远不止寒武纪初期一次,还有三叠纪初的大爆发、第三纪初的大爆发等;自然界也绝不是“无跃进”。生物的演化亦不完全是连续渐进的。
鉴于大量的事实,美国科学家N•埃尔德雷奇和S•J•吉尔德于1972年提出了生命演化的全新理论“间断平衡论”。认为生物演化的过程不完全是达尔文强调的连续渐进的过程,而是突进与渐进交替的过程;认为生物演化过程不完全是达尔文强调的线性进化图形,根据基因突变学说,生物演化进程应该是间断平衡图形;认为新种的形成不是缓慢变异积累的过程,而是由基因突变或地理隔离形成。间断平衡论以一种全新的哲学观点看待生物进化史,向达尔文进化学说提出了严重挑战。它比较合理地解释了生命历史上的许多化石纪录:即生物界的突进、跃变,是可以在没有地质间断的层序中发生的。例如,在中国南方古生界和中生界之间往往是连续沉积的,看不到长时间的间断,但是古生界的生物与中生界的生物都发生了突变,无论是腕足类、双壳类、有孔虫类、牙形石、三叶虫类、珊瑚类等都发生了突然的变化或绝灭和新的生物的爆发。而且,可以说生命演化的绝大多数突变阶段都找不到达尔文所期待的“中间型过渡生物”,这都是达尔文的渐变论无法解答的。
(摘编自孙关龙《达尔文进化论的五大缺陷》)
材料二:
伟大的地质学家查尔斯•莱尔的工作为第三纪①概念的确定奠定了基础。第三纪从新生代②开始一直延续到第四纪③冰河时期到来之前。还有一些学者将新生代分为两个大致相当的时期,即古近纪(距今6500万——2400万年)和新近纪(2400万年前至今)。在新生代的历史上,最具深远意义的环境变化发生在中始新世到早渐新世之间,并且与任何时代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寒武纪初期无脊椎动物的主要门类在世界各地几乎不约而同地突然出现,充分证实了“生命大爆发”的存在。
B.“间断平衡论”认为生物演化的过程是突进与渐进交替的间断平衡图形,向达尔文进化学说提出了严重挑战。
C.在新生代中的古近纪这一时期,发生了气候由暖到冷再到暖、草本植物快速扩散等事件。
D.中始新世全球气温升高与印度洋板块向北漂移引发火山活动、深海沉积物中的有机物释放大量二氧化碳等密切相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间断平衡论”能较好解释寒武纪、三叠纪初、第三纪初等物种大爆发现象,这与达尔文提出的“缓慢而渐进的进化论”截然不同。
B.草本植物在古生代末期就已经出现了,但是一开始仅在沼泽和林地中繁殖,渐新世末期才走向繁盛。
C.从古新世到整个始新世,中、南美洲的热带雨林气候温和,植物茂盛,气温波动小,北美洲西北部、德国南部、伦敦的气候也是如此。
D.草本植物演化出风媒传粉的能力,用以抵抗植食性动物的取食,这一变异有益于草本植物自身发展,因而它们快速扩散,形成辽阔的草原。
3.下列各项中,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论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目前已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包括南方古猿、海德堡人、北京猿人、山顶洞人等,已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类进化链。
B.在英国工业革命前,某种飞蛾的颜色呈灰白色;工业革命以后,空气污染,树皮由白变黑,飞蛾的颜色也跟着变成黑色了。
C.在中国辽宁义县的早白垩纪地质构造中发现了中华龙鸟化石,在非鸟恐龙与鸟类之间的过渡期,“中华龙鸟”填补了这一空白。
D.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剪刀”技术,让一个妨碍繁殖的基因在斑翅果蝇群体中迅速传播,进而达到抑制该害虫规模的目的。
4.梳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这是科学的基本工作。文中多次以化石作为事实依据,得出结论。阅读以下表格,下列选项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事实依据 结论
A.中国南方古生界和中生界地质层是连续沉积的,其中的化石记录显示生命发生了突变。 B.没有地质间断的层序中,可以发生生物的突进、跃变。
C.北美洲西北部、德国南部、整个英格兰等地区发现大量植物化石。 D.从古新世到整个始新世,全球气候都比较温和。
A.在连续沉积的地质层中有各类发生突变的生物化石,没有发现中间型过渡生物化石。这与达尔文的观点相悖。
B.在有地质间断的层序中,不会发生生物的突进、跃变。
C.作者列举我们熟悉的植物化石种类,易于读者理解。
D.我们可以通过植物化石种类推断当时的环境与气候。
5.地球生命的历程,有些现象可以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进化论来解释,也有很多现象达尔文进化论无法给予合理的解释。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对达尔文进化论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漫水
王跃文
漫水是个村子,村子在田野中央,田野四周远远近近围着山。村前有栋精致的木房子,六封五间的平房,两头拖着偏厦,壁板刷过桐油,远看黑黑的,走近黑里透红。桐油隔几年刷一次,结着薄薄的壳,炸开细纹,有些像琥珀。
俗话说,木匠看凳脚,瓦匠看瓦角。说的是木匠从凳脚上看手艺,瓦匠从瓦角上看手艺。木屋的瓦檐微微翘起,像老鹰刚落地的样子。屋脊两头像鸟嘴朝天的尖儿,就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