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题,约13140字。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浙江省9+1高中联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语 文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核对条形码信息;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4.参加联批学校的学生可关注 公众号查询个人成绩分析。
一、现代文阅读(26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以幸福为目的,就要考虑实现这一目的的途径。就好比要到达某个地方,必须找到通往那地方的道路。但道路从来不是一段现成地摆在那里等待穿过的距离,而是各种主客观条件的综合。比如要登华山顶峰,体能足够且时间充裕的人,可以拾级而上;平时缺少锻炼又没有足够时间的人,则更倾向于缆车上下。由此看来,通向某一目的的道路,其实就是达成这一目的的条件。那么,实现幸福的条件是什么呢?
②有关幸福的思考,在一个功利主义盛行的时代,首先要反对的是将幸福等同于外在物质条件的总和。抽空了精神的空洞的物质,我们得不到真正的幸福。当然也要反对另一个极端:以为幸福只是主观的心境,与外在的物质生活条件无关。剥离了物质的空洞的精神,同样是抽象和虚幻的。
③关于幸福,孔子有这样一段朴素的论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里,孔子明确指出了构成幸福之必要条件的最低物质基础。孔子在对颜子之乐的肯定中,也从侧面提及了这一最低限度的物质基础:“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④孔子显然不能认同那种认为幸福完全取决于主观心境的观点。在最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都阙如的情况下,侈谈幸福是不真实的。对比几种关于孔子厄于陈蔡的经历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出《论语》中所谈道理的朴素和具体:“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这一章的记述极为平实,只言君子不因绝境而改其心志,并无当此境遇仍能愉悦、快乐之意。这样朴素平实的态度,与《庄子•让王》篇对这一事件的渲染全然异趣:“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糁,颜色甚惫,而弦歌于室。……孔子曰:‘内省而不穷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天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陈、蔡之隘,于丘其幸乎!’孔子削然反琴而弦歌,子路扢然执干而舞。”以松柏能茂于霜雪喻君子历患难而不渝初心,是合乎儒家义理的。但濒绝境而刻意欢愉,则未免有张大其事、惊世骇俗之意,后世陋儒,往往以振起世风为名,行耀俗夸世之实,从而有种种不近人情之论,表面上是对孔子的阐扬,实际上却从根本上背离了孔子的精神。
⑤疏食、饮水这类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指向的是人的自我保存。一切生命体皆有自我保存的冲动。这种倾向甚至在没有生命的物质上面,也有体现。比如,我手里的这个矿泉水瓶子。我对它施加了外力,它却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形,这说明它“拒绝”我对它的改变。由此可见,这矿泉水瓶子有维持其现有状态的倾向。一切物体都有维持其现有状态的倾向。这可以被理解为牛顿第一定律在哲学上的表达。
⑥然而,人不可能仅仅停留在自我保存的层面上。虽然看起来,很多人都喜欢“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生活。对于这样的人,孔子甚至说:哪怕是下棋和赌博,也强过于这等什么都不干的吧!《论语•公冶长》有这样一则:“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于予与何诛?’”对于“昼寝”的含义,有注释者试图别作解释。因为“昼寝”虽然不好,似乎并不足以引致孔子这样的“深责”。但如果我们考虑到孔子所标举的根本价值,以及基于这一根本价值的正确的人生态度,就能够理解他之所以会如此严厉地批评“昼寝”这一偶然的懈怠的原因了。
⑦将“好逸恶劳”理解为人的本质倾向,在今天的时代氛围中仍然是颇有市场的。在一个高扬启蒙的时代,未经理性检验的观念却总能堂而皇之地大行其道。“滔滔者天下皆是也”,平正清醒的目光在一切时代里,恐怕都属难能吧。人真的是“好逸恶劳”的吗?我们只需做一个简单的思想实验就够了;设想给一个人最好的居住和饮食条件,但却禁止他从事任何意义上的活动,有谁能够承受这样的生活呢?看看我们身边那些痴迷于“博弈”的人,有谁不是乐不知倦的呢?稍作思考就能知道,人想要逃避的其实只是被强迫的劳动。因此,理想的社会不是让人免于工作,而是要创造条件让人们追求符合自己的性情或能够满足荣誉感的劳动。
(摘编自杨立华《通向幸福的道路》)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孔子与颜回之乐中可推断构成幸福之必要条件的最低物质基础包括居住饮食。
B.从孔子在陈绝粮的遭遇可见,没有最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是很难愉悦快乐的。
C.作者认为矿泉水瓶子有维持现状的倾向,而人的本质倾向可理解为“好逸恶劳”。
D.实现幸福的条件包括实现自我保存、追求符合自己性情或能够满足荣誉感的劳动。
2.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本文“背离了孔子的精神”观点的一项是(3分)
A.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梁惠王上》)
B.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尽心章句上》)
C.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辱》)
D.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
3.请简要梳理本文的行文思路。(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美丽奴羊
红柯
①很牛皮,连大家看都不看,连长给他敬烟,他只朝连长点点头,然后吸烟。他吸烟的动作使人想起那些羊。有十五只呢。女人们把羊赶到奎屯河里,洗得干干净净。像洗她们的娃娃。单都是肥单,又白又整洁,呆在林带里。屠夫吸那根雪莲烟,眼睛直勾勾瞅着林带里的羊。屠夫一直这么看他要宰的羊,现在他要动手宰羊了。瞧他的嘴巴,蓬着黑乎乎的胡子,就像牧草里的石头。长这种嘴巴的人就该当屠夫。
屠夫走到羊跟前,羊们齐刷刷抬起头,异口同声“咩——”叫起来。屠夫仿佛来访的大国总统,早已习惯这种哀号组成的乐曲。屠夫一眼认出头羊,毫不客气地拎起来,就像出门人拎自己的包,屠夫把羊拎到广场的矮桌上,起手一刀,羊脑袋拎在手里,羊身子瘫在屠案下。屠夫丢下羊脑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