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300字。
七年级语文下册2月测试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第1题。(2分)
千百年来,多少中华儿女将殷殷之情系于中华沃土,在每一个危难关头都有精忠报国、叱咤 (1) 风云的人挺身而出,都有先忧后乐,鞠躬尽cuì (2) 的人奔走呼号,都有身虽平凡、亦足奋勇的人当职尽责。这使得中华民族具有一种民族韧性,即便经历坎坷,依然不屈不挠,葆有生机!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汉字或为文中加点字注音。
(1) (2)
2.古诗文中特有的家国情思,历史上一直在关照当世,感召后人。请根据表格中的提示信息,将相关诗句填写在横线上。(8分)
分类 家国情思 相关诗句
爱国 为国出征,战场杀敌 (1) ,关山度若飞。
(2)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思乡
念家 深夜闻笛,乡情渐起 (3) ,(4)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路漫人隔,泪雨滂沱 (5) ,(6) 。(岑参《逢入京使》)
悲己 报国无门,孤寂悲苦 (7) ,(8)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活动需要制作有关“读书方法”的专题展板。小语搜集了以下材料,但是顺序出现了混乱,请你帮她正确排序。( )(3分)
①精读指向细腻的感受、透彻的理解和广泛的联想。
②这两种方法在同一阅读过程中是可以交替使用的。
③总之,精读和跳读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要抓住一部作品的重要内容、精彩片段,加以解读欣赏,而忽略那些无关紧要的或并不精彩的内容,从而提高阅读的效率。
④跳读则是主动地舍弃、有意地忽略,以求更高的效率。
⑤我们读一本书,根据兴趣或读书目的的不同,可以分别采取精读或跳读的方法。
⑥读《西游记》这样的长篇古典小说,就适合“精读”与“跳读”并用。
A.⑤①④③②⑥ B.⑥⑤①④②③ C.⑤⑥①④②③ D.⑤①④②⑥③
4.本次活动需要共读《朝花夕拾》,为方便读者快速借阅此书,请你结合以下两则材料,帮小语写清楚借阅步骤和注意事项。(5分)
材料二
楼层 开放窗口 开放时间
1F 多媒体会议室 爱心借阅室 收发室 学术报告厅 图书馆:9:00—17:00
自修室:8:00—21:00
周一闭馆
2F 社会科学图书外借处 办证处 咨询总台 电子阅览室
3F 自然科学图书外借处 读者工作部 自修室 报刊部
4F 地方文献部 古籍书库 中原方志馆
二、阅读与鉴赏(共26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5~8题
母亲的背心
①母亲不习惯城里的生活,住在乡下很少进城。我也由于工作忙很少回老家,更多的是电话里问候一下母亲。去年夏季,母亲突然进城来了。我以为有什么急事,风风火火赶回家。母亲笑笑说:“没啥事,就是想心心了,有半年没见了,怪想的,来看看。”
②听着母亲的话,我心里酸酸的。可不是?细细算来,现在距我和女儿心心一起回老家已半年有余!只是自己每天忙忙碌碌不觉得时间过得有如此之快而已。
③晌午吃饭了,天太热,我让母亲脱去外面的衣服凉快凉快。母亲有些迟疑。我说在自己家中怕什么。我替母亲挂好衣服,猛回头看见母亲贴身穿的背心有几个洞。我走上前,摸着背心问:“妈,你怎么穿着烂衣服?”“这衣服烂是烂了,可穿时间长了,贴身穿还蛮舒服的,舍不得扔。再说,我老太婆了,也不那么讲究,有衣服穿就行了。”
④母亲在我心中是最漂亮的。小时候,我一直把母亲与样板戏《龙江颂》中的女主角相媲美。猛一听母亲称自己是老太婆,心中怪怪的。
⑤我坐在母亲对面,细细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