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7940字。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六中九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3月份)
一、基础知识与积累运用(18分)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可信”是中国在长期世界交往中建立起的国际信誉。在“搏弈”成为常态且时有加码的今天,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一贯的底线、立场、战略,向国际社会证明中国正日益成为应对百年变局的“稳定器”。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可爱”的中国形象背后,是文明的厚重与真正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源于中国文化的渊远流长与根深蒂固。在世界格局与世界文化激荡联袂共生的今天,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求大同……这种刚健墩厚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是中国道路(行稳致远/宁静致远)的文化底蕴,也是孕育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温床。文化的辐射与演进铸造着文明的构建与积累,要推进文化包容与兼收并蓄,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使中华文化感召力再上新台阶。“可敬”的中国形象,“敬”的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从近代以来的贫弱沉伦走向伟大复兴的坚苦卓绝。中国成就(高瞻远瞩/举世瞩目),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坚持以天下为己任,展现了一个携手世界走向人类美好明天的中国。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源浚(jùn) 搏弈 渊远流长
B.联袂(jué) 墩厚 根深蒂固
C.铸(zhù)造 底蕴 兼收并蓄
D.携(xié)手 沉伦 坚苦卓绝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行稳致远 举世瞩目
B.行稳致远 高瞻远瞩
C.宁静致远 举世瞩目
D.宁静致远 高瞻远瞩
(3)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横线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我想停下来看看,东巴文的“水”字是怎样的写法。
C.“落日六号”的中子材料外壳足以抵抗地心的巨大压力。
D.我从放大镜中见它挥动“锄头”,将泥土掘出抛在地面。
2.(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科学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重点在于早隔离、早治疗、早发现、早报告。
B.青春不仅是一个年龄阶段,更是一种砥砺前行、勇于担当的精神状态。
C.樊锦诗奉献大漠近60年,打造了“数字敦煌”等重要文物研究和保护。
D.假如你是一粒种子,尽管是生在沃野,还是长在峭壁,都要坚强地扎根生长。
3.(3分)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鸟殷勤为探看”中的“青鸟”是传说中的神鸟,后为信使的代称。
B.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到谦辞和敬辞,“令堂”尊称对方的父亲,是敬辞。
C.“征蓬”指飘飞的蓬草,在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
D.漏:是古代计时的器具。“漏断人初静”中的“漏断”指深夜。
4.(3分)下列句子中配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们读小说,实际上也就是随着小说家的笔触,神游于小说所虚构的世界之中。
②小说离不开虚构和想象。
③当然,想象不要太离谱,要尽可能遵循原作的思路。
④其实,这种想象的快乐不是小说家的专利,也可以通过你自己的尝试来获得。
⑤与小说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A.①②⑤④③ B.②①⑤④③ C.⑤②④③① D.②⑤④①③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7分)
5.(9分)填空。
咏月抒怀 诗句 作者作品
用委婉的疑问语气,表达对月怀远的情思 ① , 。 王建《十五夜望月》
月色如水,疏影摇曳,作者心情宁静 ② ,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将月亮人格化,寄托对友人不幸遭贬谪的深切同情与关怀 ③ ,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边疆战场寒气凛凛,但在诗人眼中,那是英雄用武之地 ④ , 。 李贺《马诗》
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洞庭月夜美景图 ⑤ , 。 范仲淹《岳阳楼记》
6.(3分)下列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阕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