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2660字。

  高一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下册第一至五单元《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八单元《阿房宫赋》《六国论》。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据有关调查,目前青年群体中的躺平现象大致有以下这么几种情况:有些青年因起点低造成低学历、低技能、低收入,进入社会后面临就业和婚恋重重困难,屡遭挫败之后,选择放弃个人努力,我将其称为“无力感的躺平”;有些青年高考成功,甚至上了好大学,但进入社会后发展不顺利,既不甘心维持现状,也无法摆脱困境,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选择自嘲来缓解焦虑;也有些青年,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成为满足于低薪、轻松工作的群体,买房、育儿都依靠父母,创业和奋斗意识不足……
  有网友认为,躺平是出于对工业化社会的生产主义、消费主义的不满。在我看来,这与其说是对生产主义、消费主义的不满,不如说是因为工业化和生产力迅速提高,社会上“短缺现象”越来越少的产物,是“物质富足”基础上的一种心理反映。消费主义是把消费作为人生至上目标,从而过度占有和挥霍财富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应该鼓励消费,但人不能成为消费主义的奴隶。我们提倡健康消费、绿色消费,但无论如何都不能停止劳动和奋斗。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子都知道的。
  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几乎每个人唯有日复一日地劳作,才能获得生存和养家糊口的生活资料。这在农业社会是最明显的。劳作与满足生存之需具有直接性的关联。工业的发展拉长了生产的链条,但是人的劳作和产品的产出之间的关联性还是得以延续的。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产业自动化程度加深,生活资料的获得与劳作之间的联系越来越间接,人们在生活资料的生产中往往充当的是其中一个微小的环节,人们对劳动与生存之间的关联性越来越失去直接性的感受和认知,甚至产生一种错觉:人类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个人的力量越来越渺小,渺小到甚至连自身的存在感也变得若有若无了。具体表现有:
  一是随着一些国家在产业链上逐渐朝上游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有保障,人越来越感受不到劳作与生存之间的关联性。
  二是产业智能化、自动化发展的逻辑一方面导致许多过去的职业出现结构性消失的趋势,另一方面对职业工作要求的门槛越来越高。个人在全球性产业链的链条和产业智能化面前显得越来越微不足道,似乎变成了整个产业链条的辅助性力量。
  三是过去农业的水利设施、大工业生产等都需要人的协作,人在合作、协作中获得普遍的人的力量,而现在许多产业协作的事情已经交给了智能化自动化机制去处理,要求许多人紧密协作的事情越来越少,人有时候难以鲜明感受到联合起来的那种普遍力量了。
  由此,有些人不禁觉得,一方面基本生活无虞可以躺平,另一方面无法很快或很轻易获得成就,进而实现人生意义和价值感,因此,很容易产生“无力感”。
  (摘编自韩震《躺平绝非人生正途》)
  材料二:
  在人们心中,奋斗者历来受人尊敬和称颂。但时下颇为流行的“内卷”之说,却以釜底抽薪的方式解构着奋斗的意义。“卷不动”成为一些人躺平的理由,奋斗者则被嘲讽为“卷王”。如此看来,只要内卷之说不破,躺平也会成为“正义”。
  对于内卷,人们更多关注过度竞争带来的压力,却忽略了问题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有些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不愿屈服现实,又无力走出困境,进退维谷,无力对生活做出改变,材料称之为“无力感的躺平”。
  B.父母的过度呵护和宠溺成为一些青年奋斗意识不足的根本原因,他们坦然接受低薪、轻松的工作,买房、育儿都依靠父母。
  C.在农业社会,生产力低下,劳作直接关联人的生存,每个人都要日复一日地劳作,否则就不能获得生存和生活的资料。
  D.对于内卷,我们要理性看待,我们不但要关注过度竞争带来的压力,也要关注创新匮乏导致的无效竞争的一面。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中,有些人追求过度占有财富甚至挥霍财富,并且以此作为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他们最终成为消费主义的奴隶。
  B.材料作者在罗列了躺平存在的几种情况以后,得出了躺平是出于对工业化社会的生产主义、消费主义的不满的观点。
  C.材料二认为,创新并非难事,“人人创客”也是可以追求的目标,实践证明,和守旧相比,人类本性更趋向于创新,
  D.材料二中,根据个人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程,创新能帮我们更好地突破无效奋斗的瓶颈,在当今竞争激烈的世界中抢占制高点。
  3.下列说法中,不能支撑“国家重视创新能力”的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发展乡村旅游行业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和农村现代化发展。
  B.我国重视技术创新,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
  C.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国实施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D.我国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入支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
  4.下列对材料一第二段马克思的话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运用了引用论证,有利于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权威性,使论证更加有力。
  B.材料引用马克思的话,更好地阐明了劳动和民族存亡之间的紧密关系。
  C.材料引用马克思的话,从反面论证了观点,与第二段开头一句构成正反对比论证。
  D.材料引用马克思的话,强调了劳动对民族发展的重要性,强化了作者的观点,
  5.当下,我们应如何解决部分青年群体的躺平、无效奋斗等问题?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时间的味道
  陈新
  还有一个故事,也与时间有关。表面的浮浅和内质的醇厚,都是时间的季节呈现。
  几年前,穿行在人生青年秋色中的老袁刚搬来与我做邻居时,给人的印象挺不错的,因为他开朗热情,对人客气。
  俗话说,阎王不打笑脸人,大家无法拒绝一颗和善的心。尤其是得知老袁离婚后,除了带走孩子,几乎净身出户时,大家更对憔悴忙碌的老袁充满了一丝隐隐的同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