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210字。
芜湖市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素质教育评估试卷
七年级语文
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书写分(5分)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
徜徉古诗文的海洋,我们既能领略古人的风采,又能体悟古人的雅趣和哲思。在(《木兰诗》)“① ,② ”中感受巾帼女英雄木兰飞奔战场的矫健雄姿和豪迈气概;在“③
④ ”(《竹里馆》)中感受王维虽处深林中,却有明月相伴,而并不感到孤独的心境;在“⑤ ⑥ ”(《晚春》)中感悟到在易逝的春天里,尽管你平凡普通,也要好好珍惜时光,实现自我价值;在“⑦ ,⑧ ”(《逢入京使》)中体会诗人远涉边塞途中,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在“⑨ ,⑩ ”中(《春夜洛城闻笛》)感悟到诗人由己及人,抒写天下游子共同的乡愁。
2.读下列文字,完成后面题目。(6分)
新时代的闪耀的星空中,不仅有鞠躬尽瘁的袁隆平、家喻户晓的杨振宁、力挽狂lán的钟南山等大人物,还有那些鲜为人知的小人物:他们有的扎根基层,奉献青春;有的逆风而行,守护万家; , 。他们身上闪耀着的人性光辉,宛若一轮红日,温暖着每一个中国人。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鲜( )为人知 力挽狂lán( )
(2)下列成语中的“喻”与画线字“家喻户晓”中的“喻”同义的是( )(2分)
A.喻之以理 B.不言而喻 C.难以言喻 D.借古喻今
(3)请在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使其与前面两句形成一组语意连贯的排比句。(2分)
, 。
3.名著阅读(7分)
(1)老舍塑造人物形象时,善于通过语言描写来突显人物性格,以下三句话分别出自《骆驼祥子》中哪位人物之口。(3分)
①“不喝就滚出去;好心好意,不领情是怎着?你个傻骆驼!辣不死你!连我还能喝四两呢。”( )
②“祥子,搁在兜儿里,一个子永远是一个子!放出去呢,钱就会下钱!”( )
③“万一有个动静,你别去开门!我们都走了,剩下你一个,他们决不放手你!见事不好的话,你灭了灯,打后院跳到王家去。”( )
(2)阅读《骆驼祥子》中的A、B两个文段,回答问题(4分)
A.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着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些不尽合自己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
B.祥子的车卖了!他像傻了一般,看着大家忙乱,他只管往外掏钱。他的眼红得可怕,眼角堆着一团黄白的眵目糊;耳朵发聋,愣愣磕磕地随着大家乱转,可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他连哭都哭不出声来!
A段中祥子“几乎要哭出来”的原因是:
B段中祥子“连哭都哭不出声来”的原因是:
4.班级拟举行“天下国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题目。(12分)
“天下国家”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人们就经常讨论。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关心祖国的命运,为之奋斗为之牺牲;赞美祖国的山河,为之描画为之歌咏;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为之沉醉为之感动......这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发展、生存和凝聚的强大动力。
(1)阅读上面的开场白,选出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加点词语“古老”“经常”“一直”都是副词。
B.“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中的“在”字是连词,起到连接的作用。
C.画波浪线的句子“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阐释了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
D.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应该改为“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凝聚、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2)学习了课文《邓稼先》《说和做》两篇文章,同学们深深地为邓稼先和闻一多的爱国精神所感动。请根据所学课文内容,从下面提供的词语中选出合适的词语组成上联,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词语】:①铸剑魂 ②赤子情 ③隐姓埋名 ④两弹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