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3380字。
河南省周口市四校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三5月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近些年来,“国潮”逐渐成为文化消费市场上的热词。“国潮”将中国特有的文化元素融入品牌设计,使各类产品充满“中国味”和文化情怀,这在消费市场上掀起了一阵旋风。
“国潮”崛起,与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国家实力的提升密不可分。中国经济经历了几十年的高速发展,逐渐从“世界工厂”变为全球经济创新的中坚力量,人均国民收入显著提升,为国人的文化生活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也提升了国人的文化自信。而“国潮”崛起,正是国人文化自信显著提升的直接结果——文化自信使大众有了在日常生活中彰显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需求,品牌方在产品设计中注入中国文化元素,并对其进行创新表达,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彰显认同的需求,更进一步激发了社会对于民族文化的热情和认同。
基于此,社会各界纷纷参与到“国潮”品牌的推进之中,使其不是仅仅成为商业领域独有的现象,而是成为一种社会表达,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华传统文化与商业生产的结合。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商业领域来说,“国潮”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所谓“国潮”,并非简单的文化符号的堆积,而是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融合创新、赋能品牌形成的独特审美语境,因此备受欢迎。“国潮”对当下中国品牌设计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引导着品牌塑造的新方向。
不过,在当下的发展中,“国潮”同样面临着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反思。其中,创新不足和审美疲劳是关键问题。一类“国潮”设计成功,跟风之作随之大范围出现,导致“国潮”市场出现同质化的问题。紧随而来的是消费者的审美疲劳,消费者难以感知产品的独特魅力,使消费需求下降。另外,过度商品化同样是“国潮”发展的“大忌”,一些“国潮”生产商和设计方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肤浅,只看重“国潮”的“潮”而忽略了“国”——侧重于商业价值的开发,淡化了商品文化价值的表达,这就使“国潮”消费与文化情感脱节,品牌文化内涵缺失,难以真正满足大众的文化消费需求。这种情况下,很多主打“文化牌”却过度商品化的品牌快速地走向消亡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摘编自赵罡《“国潮”开发,有“潮”无“国”是大忌》)
材料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气、磅礴早已浸润于国人的精神血脉。优质国风文艺作品能够激活传统文化的生机,赋予传统文化焕发时代活力的美学路径。打造优质国风文艺作品不仅要对“伪国风”进行辨析,还要进一步去伪求真,激浊扬清,让越来越多的“真国风”不断走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文化消费市场上出现的具有中国特有的文化元素的品牌设计,掀起了“国潮”旋风。
B.作为社会表达的“国潮”,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与商业生产相结合,有助于当下品牌塑造。
C.优质国风文艺作品能助力传统文化焕发时代活力,而“伪国风”欠缺传统文化的神蕴。
D.国风文艺中的优秀内容也应追求流量,以适应数字化载体的传播需求,展现传统文化。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国家实力的提升为“国潮”崛起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国人文化自信显著提升是“国潮”崛起的根本原因。
B.如果“国潮”生产商和设计方只看到时代潮流,而忽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就难以真正满足大众的文化消费需求。
C.“伪国风”作品徒有光鲜亮丽的外表,只做表面功夫,无法让传统文化触达当代人的情感需求,更不能构建艺术审美空间。
D.青少年群体是国风国潮主要的参与者、推动者、引领者,他们对国风的热爱决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方向。
3.下列选项,适合作为反面论据来支撑材料一关于国潮开发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某影视作品以长城为题材,堆砌诸多中国元素讲述了一个好莱坞式“勇斗怪兽”的故事。
B.西方一些服饰和美妆品牌在进行设计时,较为简单地加入汉字、仙鹤、祥云等中国元素。
C.某商场的个别商家用日本浮世绘作品装饰店铺,并在宣传海报上标注“国潮”两个大字。
D.时值龙年,多个商场的黄金珠宝专柜纷纷推出了各类“龙”元素饰品,受到消费者青睐。
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2015—2025年中国汉服市场规模以及预测
A.汉服消费需求逐年上升归功于商业化的生产运营。
B.穿汉服是国人彰显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表现。
C.2019年,汉服在中国文化消费市场掀起旋风。
D.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购买汉服,反映出时代潮流。
5.请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针对“当今国潮国风面临的问题”提出三条合理化的建议。(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明志
杜卫东
纵身投湖时,你的内心一定凄楚无比吧?
我知道,你已经下了必死的决心。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北京被大顺军攻占。随后,清军在明朝将领吴三桂的策应下进兵山海关,击败李自成,建立了大清王朝。留在南京的明朝官员拥立福王朱由崧为帝,年号弘光。只是,南明小朝廷争权夺利,意图偏安,清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兵临金陵城下。
这之前,你曾以尚书夫人的名义前往大营犒军。偏安一隅的弘光朝廷岌岌可危,庙堂的朋党 之争依然不断。你接受了兵部尚书阮大铖的邀请,犒赏将士。
前一晚,你在琴房凝神静坐,心手相印,一曲《满江红》弹得惊心动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