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8310字。

  2023-2024学年度下期期中测试
  初 2024 届 语文 题 卷
  (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经典是智慧的结晶,是心灵的灯塔,是文化的传承。走进经典,就是走进一个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就是与一个个有趣的灵魂对话,就是感受一种种深邃的思想。在初三这个关键的时期,我们更应该走进经典,汲取营养,启迪智慧。你所在班级开展“走进经典”的语文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1. 小语读完经典书籍后,做了以下归纳。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点字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姓名 形近字 多音字 成语
  ①卞之琳 (biàn) ④点缀 ⑦伤痕累累(lěi) ⑩无可奈何
  ②契诃夫 (qiè) ⑤啜泣 ⑧果实累累(léi) ??如座针毡
  ③沈尹默 (yī) ⑥拾掇 ⑨劳累 (lèi) ??不屑置辨
  A. ②③⑦?? B. ①④⑧⑩ C. ①⑥⑨?? D. ③⑤⑨⑩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②契诃夫(qiè)——契诃夫(qì) ,③沈尹默(yī)——沈尹默(yǐn),??如座针毡——如坐针毡,??不屑置辨——不屑置辩。
  全都正确的是:①④⑤⑥⑦⑧⑨⑩。
  故选B。
  2. 思媛读完《经典小说选》后写下读后感,下面是节选文段,其中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遇见一篇经典,是一种幸运。一气呵成地读完,是一种享受。余味悠然地思索,是一种力量。经典作品往往蕴藏着千钧之力,它能让我们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每一次阅读都是一场精神洗礼。这力量背后有作者对真实生活本质的蜗行摸索,还有几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如坐针毡地创作打磨。让我们阅读经典,致敬大师。
  A. 一气呵成 B. 千钧之力 C. 蜗行 D. 如坐针毡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正确使用。
  A.一气呵成:形容文章紧凑连贯。也比喻做事紧凑、不间断。这里指读经典要不间断地读完,不能停顿,符合语境;
  B.千钧之力:形容器物之重或力量之大。经典作品蕴含着无限的力量和魅力,符合语境;
  C.蜗行:比喻行动迟缓。摸索生活的本质是缓慢的,符合语境;
  D.如坐针毡:形容心神不宁,坐立不安。几十年如一日地创作需要耐心,不是坐立不安,不符合语境;
  故选D。
  3. 看完《经典咏流传》后,几位同学发表了自己的感慨,写了以下句子,你认为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轩泽:一位74岁的老人,为我们唱了《青玉案??元夕》。他的歌声虽然将我们带进了辛弃疾的内心世界,还融入了自己深切的情感。
  B. 欣媛:不仅《经典咏流传》这个节目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还将门槛提升到了无法抄袭复制的高度。
  C. 玉莎:在黄绮珊高亢纯净的《陋室铭》的歌声中,让我们再次感受到刘禹锡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D. 文邦:中科院“摇滚博导”陈涌海演唱《将进酒》,带着我们一起跨越千年,与李白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绝美境界。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A.关联词语使用不当且语序不当,将“虽然”改为“不仅”,且把“将我们带进了辛弃疾的内心世界”和“融入了自己深切的情感”调换位置;
  B.语序不当,将“不仅”和“经典咏流传》这个节目”调换位置;
  C.成分残缺,句子缺少主语,删去“在……中”或“让”;
  故选D。
  4. 婉茜在设置“经典常识”这个板块时,对文学文化常识做了以下归纳,其中不正确的(    )
  A. “敝”字本意是指破旧,引申义是败坏,衰败,可以用做谦词。例如,“敝处”是谦称自己的房屋、处所等。
  B. 《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高尔基的主要作品有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C.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明清的科举考试分为四个等级,依次是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D.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刘向编定的编年体史书。我们学习的课文《唐雎不辱使命》就选自于这部史书。
  【答案】D
  【解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