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330字。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祝 考 试 顺 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 (20分)
班级开展“古诗苑漫步”的语文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2分)语文学习活动从朗读开始,请你选出朗读处理不合适的一项。
A.朗读时,有同学给诗句中的重点字词注音:挑tāo兮达tà兮,在城阙què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B.朗读时,有同学这样处理停顿: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C.朗读时,有同学将“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诗句读得语速稍慢,读出了怅惘之情。
D.朗读时,有同学为读出《关雎》第三节想象中求而得之的喜悦,他这样处理重音: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2.(2分)书写古诗活动中,有同学分辨不清“州”和“洲”,请你帮他将这两个汉字,分别填入相应方框内。
A.芳草萋萋鹦鹉□ B.试倩悲风吹泪过扬□
C. 在河之□ D.思君不见下渝□
3.(2分)有同学整理诗句时,漏掉了诗句末尾两个词“紫”和“黄”,请你将这两个词还原到诗句中。
暗暗淡淡□,融融冶冶□。
4.(3分)有同学在诗词活动中写了下面一段话,发现画线句有用词不当的地方,请你改正。
中华诗词经久不衰,在于它凝练、深情、隽永,更在于它能彰显民族精神,传承文化精髓。“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是游子对故乡的牵挂;“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是母亲对孩子的思念;“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将帅对国家的执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是志士对理想的忠诚。各种真情的流露不禁使人为之感动,一种抵挡不住的力量会渗进你的心田而被感化。
5.(3分)有同学在搜集“古诗句在生活中的运用”时,看到这样一则消息。
某公司在年终民主生活会上,广泛征求员工们的意见。有一位刚进公司不久的大学生,敏锐地看到了公司分配制度上的不合理,便借用了宋代诗人张俞《蚕妇》中的诗句“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委婉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注:“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的意思是:全身穿着绫罗绸缎的人,都不是养蚕的人。)
请你结合这两句诗,具体说说这位大学生想表达的观点。
6.(8分)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文”的环节中,有同学以“物”为题辑录了一组古诗文。请你将相应的句子填到横线上。
①,盖大苏泛赤壁云 (《核舟记》)
闻水声, ② (《小石潭记》)
,自将磨洗认前朝③ (《赤壁》)
④,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白头搔更短, ⑤(《春望》)
报君黄金台上意, ⑥(《雁门太守行》)
⑦,端居耻圣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⑧, 悠悠我心。(《诗经??郑风》)
二、阅读与鉴赏 (4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7——8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7.(2分)“问归期”却“未有期”,正如《诗经??关雎》中的主人公:“ , ”求而不得一样苦闷。
8.(2分)“巴山夜雨”并不是很大,却用“涨秋池”将诗人内心的煎熬表现出来,传达出诗) 之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4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