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4650字。

  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6页,22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29分)
  1. 默写古诗文。
  (1)深林人不知,______。(王维《竹里馆》)
  (2)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______,______。(《木兰诗》)
  (3)《木兰诗》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了北方军营夜晚的环境,渲染了十年军旅生活苦寒悲壮气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4)《孙权劝学》中说明不能用老眼光看人,而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的句子是:士别三日,______。
  (5)思乡之情是游子无法斩断的情绪,也是古诗词的惯有内容,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用“______,______”借笛声传递思乡之情;岑参在《逢入京使》中用“______,______”借“传语”表达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
  【答案】    ①. 明月来相照    ②. 愿为市鞍马    ③. 从此替爷征    ④. 朔气传金柝    ⑤. 寒光照铁衣    ⑥. 即更刮目相待    ⑦. 此夜曲中闻折柳    ⑧. 何人不起故园情    ⑨. 马上相逢无纸笔    ⑩. 凭君传语报平安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愿、征、朔、柝、园、逢、凭”等字的正确书写。
  2. 在诗词大会上,一道文字线索题的答案是“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在比赛中,主持人已给出了A线索,请从赏析诗句的角度再编写一条B线索,让答题者最终锁定答案。
  A.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成名作《晚春》。
  B.______。
  【答案】参考一:这两句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参考二:这两句诗的下两句诗则表示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诗句内容的理解和概述。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意思是: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竞相争妍斗艳。写出了在春天即将过去的时候,草木争相生长,花儿争奇斗艳;表现了草木留春,万紫千红的晚春景致。
  可从诗句内容或写作手法、寓意等某一个角度编写线索,让答题者据此锁定此句。
  示例:这两句诗赋予花朵以人的情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似乎不愿春天就此离去,表现了诗人珍惜光阴、不失时机的人生态度。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A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名家典范,通过他们zhuó yuè的思想、行为和品德,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______的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忧国忧民的杜甫,宠辱不惊的苏轼,不避风险、以身许国的林则徐,沥尽心血的鲁迅,“jū gōng jìn cuì,死而后已”的邓稼先,慷慨淋漓发表演讲的闻一多……B在他们身上,始终充满着对祖国chún pǔ而热烈的挚爱之情。C他们的故事代代相传,人民耳熟能详。D他们的精神始终鞭策着我们不断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3.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zhuó yuè(     )        (2)jū gōng jìn cuì(     )        (3)chún pǔ(     )
  4. 你认为下列成语中填在空白横线上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A. 隐姓埋名 B. 家喻户晓 C. 鲜为人知 D. 兀兀穷年
  5. 画线4个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名家典范,通过他们zhuó yuè的思想、行为和品德,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 在他们身上,始终充满着对祖国chún pǔ而热烈 挚爱之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