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9560字。

  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2024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5题,共22分)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意识,你班打算开展“探寻汉字文化”的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 下面是此次活动前期准备的宣传材料。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黄河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还是世界众多民族孕育生长、融合发展的象征。从黄河出发,她书写的不仅是一部中华史,更是一部世界史!
  世界上没有第二条河流,能够如黄河一样,将梯次分明形态众多的高原、草原、平原连接起来;将异彩纷(chéng)     的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沟通起来:将上百万年至今的人类活动历史完整地、不间断地贯通起来……她的存在本身是一种证明,人类终将(shū)    途同归,百虑一致:她的奔流更是一种宣告,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就是人类走向共生的实践。
  (1)根据拼音,书写汉字。
  异彩纷(chéng)______ (shū)_____途同归
  (2)参考方框内句子中“虑”的含义,解释加点词“百虑一致”在文段中的意思。
  百虑一致: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答案】(1)    ①. 呈    ②. 殊   
  (2)使各种不同的思虑归于一致。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异彩纷呈,yì cǎi fēn chéng,奇异的光彩纷纷呈现。也形容新奇的事物纷纷涌现。
  殊途同归,shū tú tóng guī,指的是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词意。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虑,思虑。
  百虑一致,使各种不同的思虑归于一致。
  2. 小豫还想探寻一下古诗词曲中关于黄河的描写,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帮他补全空缺处的诗文内容。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在不同文人笔下也蕴含着不同的含义。在王维《使至塞上》中“①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 ”展现出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在李白《行路难(其一)》中“③ 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 ”蕴含着人生道路艰难的道理;在《木兰诗》中“暮宿黄河边,⑤ _________  ,⑥ _________  寄寓着木兰对家人的思念;在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⑦ _________  ,⑧ _________  ,山河表里潼关路”激荡着作者的无限悲愤。黄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
  【答案】    ①. 大漠孤烟直    ②. 长河落日圆    ③. 欲渡黄河冰塞川    ④. 将登太行雪满山    ⑤. 不闻爷娘唤女声    ⑥.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⑦. 峰峦如聚    ⑧. 波涛如怒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漠、孤、直、圆、渡、塞、满、唤、燕、骑、啾啾、峦、聚、涛、怒。
  3. 活动探究环节,大家对汉字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下面是小豫找的关于汉字特点的材料,请你阅读并概括出三个特点
  作为中华文明的使者,从春秋战国时期起,汉字就陆续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亚洲周边地,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直接充当这些国家的官方文字,在这些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留下了闪亮的文明印记。汉字在这些国家的应用与传播,拉近了国家之间的距离,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友谊的桥梁。
  【答案】汉字是中华文明的使者;汉字充当一些国家的官方文字;汉字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友谊的桥梁。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提炼信息。
  结合“作为中华文明的使者,从春秋战国时期起,汉字就陆续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亚洲周边地”“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直接充当这些国家的官方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