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160字。

  第5课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一、基础巩固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内交:结交
  B.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要:求取
  C.自贼者也      贼:小人
  D.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      保:安定
  2.指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用法和意义。
  (1)之
  ①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________________
  ②由是观之 ____________
  ③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
  ①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 ____________
  ②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B.无欲速,无见小利
  C.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D.若火之始然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B.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C.天下归仁焉
  D.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5.指出下列句子属于何种文言句式。
  (1)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____________
  (2)恻隐之心,仁之端也________
  (3)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____________
  6.下列关于《孟子》相关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由不忍人之心推出“行不忍人之政”,以情感为基础,推出理性结论,影响深远。
  B.虽然孟子周游列国受到礼遇,但其政治理想未能实现,故在晚年时和孔子一样退而著述。
  C.《孟子》原本不在儒家经典之列,直到朱熹将《孟子》列为“五经”之一,其地位才最终确立。
  D.《孟子》《论语》都属于以记言为主的语体文,但后者简约含蓄,前者长于论辩,气势磅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孟子认为,人本然地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是人和“非人”的分水岭。从这个根本点上来看,人和人是完全平等的:君子和庶民是平等的;尧、舜和路人,甚至桀、纣也是平等的。(    ):一条是向上成为君子圣贤的路;一条是向下沦为普通人、小人甚至①____的路。这两条路在起点处交汇,就看你选择哪一条并且努力走下去了。自己想成为德行高尚的人,可最终成了②____的人,这样的结局,是让人感到悲哀的。
  孟子说,把仁、义、礼、智四端③____一点都不难,关键是要努力实践推己及人的恕道。看到头发斑白的老人背着或者顶着东西在路上,就去帮他拿,不让他辛劳。做这样的事情都是④___,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