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370字。
5.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同步练习(文字版 | 含答案)
一、选择类
1.下列每组句子中虚词的意义或用法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故贼人以利其身/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B.死而不亡者寿/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聚族而谋之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当其无,有车之用/其安易持/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失其所与,不知
D.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二、情景默写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春江花月夜》中写了游子和思妇通过互相望月来表达思念之情,与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
(2)欧阳修《朋党论》中“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的思想在《〈论语〉十二章》中表述为:“ , 。”
(3)《大学之道》中的“ ”说明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而“ ”是说推究事物的原理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
(4)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以“ , ”举例论证,展开了进一步的论述,说明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乃是人的本能。
三、小阅读-课内
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兼爱》语言浅显,逻辑严谨,结构富有层次感;反复论说,务求把意思说得清楚明白。
B.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提出“四端”之说,认为只要有此“四端”,就可以“事父母”“保四海”。
C.《老子》善于汲取世俗经验展开哲理思辨,直接论说道理;《庄子》善于借助寓言,婉曲达意,富有趣味性。
D.儒家思想讲求秩序,强调等级差别;墨家讲究平等、博爱,主张不分等级差别,不分厚薄亲疏。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孟子曰:“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孔子曰:‘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是自求祸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