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320字。

  《学写读后感》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能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列出提纲并写下读后感。
  2.能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讨论确定写好读后感的方法。
  3.写读后感,做到感从读出,有深度,有个性化表达,并能联系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
  二、学习重点:
  能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讨论确定写好读后感的方法。
  三、学习难点:
  写读后感,做到感从读出,有深度,有个性化表达,并能联系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
  四、学习过程:
  (一)引出读后感  
  PPT显示:小篆的“感”
  感=咸+心
  《说文解字》中的感:“感,动人心也。”读后感重在“感”。
  PPT显示:读后感是读了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在深入领会原文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对作品、主题、人物、表现手法或某一感兴趣的问题等提出自己的看法,表明自己的见解的一类文章。
  (二)任务一:自学“读后感”
  自主阅读教材中《学写读后感》的内容,模仿教材给的提纲和事例,写《桃花源记》和《小石潭记》的读后感,200字左右。
  1.提问:上一节课我们通过自学学习了教材中《学写读后感》的内容,同学们通过圈点关键词句的方法积累了几点写读后感的要点。回顾要点的内容。
  预测:适当引述;感受力求深入;联系阅读积累及生活经验。
  (三)任务二:点评“读后感”
  1.语文作业:自学《学写读后感》的内容,模仿教材给的提纲和事例,写《桃花源记》和《小石潭记》的读后感,200字左右。下面是C2107班3位同学的作业,请你给它们评定星级,1-5星,整体评价越高,星级越高,并说明理由。评定好之后,同桌交流。
  文段一:《小石潭记》读后感  
  在《小石谭记》的名字中就透露了这篇文言文中最好看的两个事物一石和一潭。“全石以之为底”和“卷着石底以出”写出了石头不一样的形状,不是我们所看到的普通小潭中的圆圆的鹅卵石,而又大又卷的石头,有的是水中的高地,有的是不平的岩石。在潭的周围,小溪萦绕,绿树环绕,蒙盖缠绕,摇曳布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水中的鱼大约有百来条,但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可以依傍的。
  评星:1-5星    理由:      
  预测:2星,原文引用错误,全文大量引用原文或者说是翻译原文,读后感以“感”为主,“感”是重点,“感”的内容太少,淹没在引述中。
  文段二:《桃花源记》读后感
  《桃花源记》讲述了一个渔夫发现桃花源的故事。这里自然风光秀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风俗淳朴,没有战乱和压迫。与桃花源外的世界全然不同。陶渊明通过虚构这样一个美好的世界寄托了自己对社会以及政治的美好理想,表达了人民的美好愿望。在这篇短文中,有许多好的手法。其一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文中多处设下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其二语言凝炼,通俗流畅,通俗易懂。这些我们都值得学习。能够学以致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