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220字。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3.答卷时,将答案用黑色字迹的碳素笔书写在答题卡各题的答题区域内。
第一部分(1—3题,13分)
1.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春风和煦,春意盎然。日前,涞源白石山文化节拉开序幕。学校组织同学们开展“览白石风光,赏河北文化”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巍巍太行,千里苍茫;万古白石,地老天荒。白石山景区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雄踞太行山最北端,以多白色大理石而得名,是我国唯一的大理岩峰林地貌。远看白石山奇峰屹立,峭崖深谷,一道石阶蜿蜒其间,宛如一条儿绸带在云雾中缠绕,可谓“北方第一奇山”。
白石山植被茂密,属于原始次生林,除了白桦树、红桦树、松树以外,还有杜鹃、桃花、蓝刺头、柳兰花等一些灌木和菊科类花(huì)。每年春夏之交,花儿(jìng)相开放,冬天(xiāo)声匿迹的鸟儿也重新迁(xǐ)回来,在山间盘(xuán),呈现一派连峰纵拔,秀列若屏的独特景象,令人叹为观止。
(1)一位同学对材料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不确定,请你帮他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
A. “屹立”的意思是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挺立着,“屹”应读为“qǐ”。
B. “花huì”的“huì”在这里应写为“荟”,这里指茂盛的花草。
C. “jìng相开放”是争着开放的意思,“jìng”在这里应写为“竞”。
D. “xiāo声匿迹”的意思是声音和行迹彻底消失了,“xiāo”在这里应写为“消”。
(2)文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案】(1)C (2)将“石阶”比作“一条缠绕山间的绸带”,生动形象写出了石阶一路蜿蜒,向上伸展的姿态。(意思对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字音。
A.“屹”应读为“yì”;
B.“huì”在这里应写为“卉”;
D.“xiāo”在这里应写为“销”;
故选C。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语句赏析。
根据句中 “宛如一条儿绸带在云雾中缠绕”可知,把石阶比作绸带,这是比喻的修辞。联系句中的“一道石阶蜿蜒其间”可知,这个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石阶一路蜿蜒,向上伸展的姿态。化静为动,富有情趣。
2. 下列对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各地民歌民谣;“雅”是正统宫廷乐歌,用于宴会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
B. 《回延安》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歌词一般由两句构成一节,经常上句比兴,下句道出真意,每句四个节拍。
C.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黄发”代指小孩,“垂髫”代指老人。
D. 《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宋八大家“之一。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C.“黄发”代指老人,“垂髫”代指小孩。
故选C。
3. 下面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1)通过《复兴之路》这部见证民族精神崛起的作品,让我们确实看到中国走过一段漫长而又艰难的道路。
(2)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答案】(1)删去“通过”或“让”。(2)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中国青年”调换位置。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1)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去掉“通过”或“让”。
(2)语序不当/主客颠倒,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中国青年”调换位置。
第二部分(4—19题,57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古诗文默写
4. 八年级(1)班 小冀和小文结成学习小组,共同漫步于古诗苑。请你也参与其中,回答下面的问题。
【甲】
小冀在“品古诗”的过程中,发现许多诗都有诗序,比如《桃花源记》就是《桃花源诗》的序,品读《桃花源诗》,小冀发现“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与《桃花源记》中的“_______,男女衣着,_______。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所描绘的景象十分相似;还发现诗人往往因人因事而吟诵诗歌抒情感怀,孟浩然面对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发出“坐观垂钓者,_______”的感叹,《蒹葭》中的男主人公在芦苇摇曳的深秋,表达“_______,道阻且跻”的执着追寻。
【乙】
小文“辑古诗”时拟定了两个专题,分别为“思恋”和“爱情”。其中,《子衿》因尾章两句运用夸张的修辞,强烈地表现出了思念之情,而被收入“思恋”专题。被收入“爱情”专题的《关雎》,我们看到了君子所心仪的姑娘的美好形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