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3830字。

  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2024年春季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语文
  (形式:闭卷    时间:150分钟   分值:120分)
  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积累(21分)
  我校七年级举办了“爱国人物”专题展览活动,以下是部分展览解说词,请你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古代风云人物展】
  爱国是一个亘(   )古不变的话题。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在“古代风云人物”展中,你可以领略古人的风采。战国爱国诗人屈原,枉遭放逐,仍心系楚国,用耿耿忠心与一腔热血对抗着世俗的苦难与不公,闪耀出为人民谋幸福的伟大光辉;替父从军的木兰,征战多年,胜利归来后辞官还乡,演绎了巾帼英雄的风采;矢志抗元的文天祥,把国家兴亡和民族兴衰作为自己的使命,以身殉国,奏响了一曲英雄壮歌……
  【现当代功勋人物展】
  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都是中华民族得以凝聚、发展和生存的强大动力。无数志士仁人在爱国主义的感召下,创造了一个个彪炳史册的奇迹。在任何一种博大的辉煌之后,都掩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苦痛和艰辛。在“现当代功勋人物”展中,既有鲁迅弃医从文,以笔代刀,为唤醒国民不断呐喊;也有邓稼先二十八载披星戴月,穷尽终身鞠躬尽cuì(   ),为中华民族崛起做出了卓越贡献;还有钱七虎用毕生心血,铸就了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为国家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新时代英雄群像展】
  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许多青年听从祖国的召唤,奔赴山海,谱写了可歌可泣的青春赞歌:在乡村振兴征途上,数十万名“三支一扶”人员奋战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第一线;在抗击疫情最关键的时刻,医护人员挺身而出,坚守一线,为打赢疫情防控保卫战贡献力量;在山火肆虐的危急关头,消防员赴汤蹈火,逆行的身影诠释了以生命赴使命的铮铮誓言……
  1. 阅读以上解说词,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亘(     )古不变          (2)鞠躬尽cuì(     )
  2. 【新时代英雄群像展】解说词中有3个成语,请写出来。
  3. 解释语段中划波浪线的词语。
  (1)卓越            (2)可歌可泣
  4. 根据对联的要求,从以下句子中选出符合活动主题的一副对联,按上下联顺序填写序号。
  ①碧水竞舟十里欢  ②赤子报国一片心  ③香艾驱瘴千门旺  ④鲲鹏展翅九万里
  5. 下列从语段中选出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B. 无数志士仁人在爱国主义的感召下,创造了一个个彪炳史册的奇迹。
  C. 爱国主义精神一直都是中华民族得以凝聚、发展和生存的强大动力。
  D. 许多青年听从祖国的召唤,奔赴山海,谱写了可歌可泣的青春赞歌。
  【答案】1.     ①. gèn    ②. 瘁   
  2. 可歌可泣、挺身而出、赴汤蹈火   
  3. (1)卓越:非常优秀,超出一般。
  (2)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用于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4. 上联:④  下联:②    5.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亘古:gèn gǔ,自古以来;整个古代;
  鞠躬尽cuì——鞠躬尽瘁: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积累。
  可歌可泣:谓值得歌颂并使人感动流泪;
  挺身而出:挺直身体站出来。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
  赴汤蹈火: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义。
  卓越:高超出众;这里指邓稼先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做出了非常多的、高的、重要的贡献。
  可歌可泣:谓值得歌颂并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这里指许多青年谱写了值得歌颂的、让人感动的事迹。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联。对联的特点与格式要求有“七相”之说,即为其基本要素:①两联字数相等;②内容相关;③词性相对;④结构相同;⑤语气相称;⑥文字相异;⑦平仄相间。
  ①碧水竞舟十里欢③香艾驱瘴千门旺,这两个句子和端午节有关,根据“爱国人物”的活动主题,可排除掉①③;
  再根据对联“仄起平收”的原则,“里”是仄声,“心”是平声,所以对联上联为④,下联为②。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
  C.“爱国主义精神一直都是中华民族得以凝聚、发展和生存的强大动力”语序不当,应把“发展”和“生存”调换位置;
  故选C。
  6. 请根据文段提供的信息,按要求填写内容。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古典诗词里体现的家国情怀,无不令人为之感动。家,是一缕散不去的乡愁,它是①_____(作者)听到《折杨柳》曲调,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