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800字。

  古诗词诵读
  燕歌行并序
  高 适
  [写作背景]
  开元十五年(727),高适曾北上蓟门。开元二十年,信安王李祎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可见他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功夫研究。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开元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五)。开元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陁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高适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整体感知]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诵读该诗。
  该诗共28句,每四句一韵,共换七韵,且用韵平仄相间,抑扬有节,具有音调之美。
  2.在诵读过程中感知诗歌内容。
  这首诗通过记叙一场战役的全过程,描写士兵们复杂变化的内心活动,从而热情地颂扬了士兵们的英勇爱国精神,同时严厉地抨击了将领们享乐腐败和视士兵生命为儿戏的轻敌冒进的现实。
  【古文今译】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有个随从主帅出塞回来的人,写了《燕歌行》诗一首给我看。我感慨于边疆战守的事,因而写了这首《燕歌行》应和他。
  唐朝边境举烟火,狼烟东北起尘土,唐朝将军辞家去,欲破残忍之边贼。
  战士们本来在战场上就所向无敌,皇帝又特别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
  锣声响彻重鼓棰,声威齐出山海关,旌旗迎风又逶迤,猎猎碣石之山间。
  校尉紧急传羽书,飞奔浩瀚之沙海,匈奴单于举猎火,光照已到我狼山。
  山河荒芜多萧条,满目凄凉到边土,胡人骑兵仗威力,兵器声里夹风雨。
  战士拼斗军阵前,半数死去半生还,美人却在营帐中,还是歌来还是舞。
  时值深秋大沙漠,塞外百草尽凋枯,孤城一片映落日,战卒越斗越稀少。
  身受皇家深恩义,常思报国轻寇敌,边塞之地尽力量,尚未破除匈奴围。
  身穿铁甲守边远,疆场辛勤已长久,珠泪纷落挂双目,丈夫远去独啼哭。
  少妇孤单住城南,泪下凄伤欲断肠,远征军人驻蓟北,依空仰望频回头。
  边境飘渺多遥远,怎可轻易来奔赴,绝远之地尽苍茫,更是人烟何所有。
  杀气早中晚三时,腾起阵前似乌云,一夜寒风声声里,如泣更声惊耳鼓。
  互看白刃乱飞舞,夹杂着鲜血纷飞,从来死节为报国,难道还求著功勋!
  你没看见拼杀在沙场战斗多惨苦,现在还在思念有勇有谋的李将军。
  [文本深读]
  1.“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一句用了什么手法?揭示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运用了对比手法,有力地揭露了汉军中将军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败的原因。
  2.“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一句中景色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诗句写了力竭兵稀,重围难解,孤城落日,衰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