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9370字。
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摸底考试
语文试题卷
说明:
1.本卷共五个大题,25个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请写在答题卷上,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江西少年诗词大会”展现中华民族的精气神,汇聚起磅 ① 又温暖的力量。整个赛事,江西学子们踊跃参与,上百所学校近十万名学生参加,让孩子们感受到中华诗词之美,传承、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们在赛场上的精彩表现,令现场观众及评委们 ② 。
1. 文中填入横线①处的字和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礴yuè B. 博yüè C. 搏yào D. 薄yiè
2. 文中填入横线②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 惟妙惟肖 B. 强聒不舍 C. 叹为观止 D. 长吁短叹
【答案】1. A 2.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磅礴:páng bó,形容气势雄伟壮大。
踊跃:yǒng yuè,形容情绪热烈,争先恐后。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
B.强聒不舍: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C.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D.长吁短叹:因伤感、烦闷、痛苦等不住地唉声叹气。
句中形容江西学子们在赛场上的表现令观众及评委赞叹不已,用“叹为观止”恰当;
故选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湖之灵》从细微处入手,塑造了鲜活、真实的人物形象,描摹了保护鄱阳湖生态文明。该舞剧以鄱阳湖畔年轻渔女芦荻为主人公,透过个人视角,聚焦了鄱阳湖禁渔前后渔民生活与心态的变迁。借助精湛的舞蹈演绎、 ① 、独特的舞美艺术等叙事,呈现了鄱阳湖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生态之美。 ② 在象征中融合本体特色与鄱阳湖生态发展语境,达到“美”与“共”的统一与意蕴整合。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湖之灵》从细微处入手,塑造了真实、鲜活的人物形象,描摹了保护鄱阳湖生态文明
B. 《大湖之灵》从细微处入手,塑造了鲜活、真实的人物形象,描摹了保护鄱阳湖生态文明的历史画卷
C. 《大湖之灵》从细微处入手,描摹了鲜活、真实的人物形象,塑造了保护鄱阳湖生态文明
D. 《大湖之灵》从细微处入手,塑造了鲜活、真实的人物形象,描摹了保护鄱阳湖生态文明的历史
4. 以下填入文中横线①处的短语,与前后短语结构类型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A. 音乐服装很精妙 B. 音乐的精巧回环
C. 服装的靓丽夺目 D. 精妙的音乐服装
5. 文中横线②处有一组句子已打乱顺序罗列如下。根据语境,以下四个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它以外部环境隐喻内心世界,充满诗意与浪漫。
②而鸟的翅膀意味希望的回归,丰美水草则隐喻生机勃勃的绿色生态。
③例如,重叠的渔网代表劳作的欢快,荷花象征着美好生态,鱼骨寓意竭泽而渔的恐怖。
④《大湖之灵》运用了大量象征主义手法。
A. ④①②④ B. ①③②④ C. ④①③② D. ①④②③
【答案】3. B 4. D 5. C
【解析】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成分残缺,“描摹了保护鄱阳湖生态文明”后缺少宾语,可补充“的历史画卷”。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短语结构。
“精湛 舞蹈演绎”“独特的舞美艺术”都是偏正结构,修饰语是形容词,中心词是名词,根据这一特点,填入横线①处的短语,应与前后短语结构类型相同才能用上顿号,与前后构成并列关系。
A.“音乐服装很精妙”是主谓短语;
B.“音乐的精巧回环”是偏正短语,但修饰语“音乐”是名词,中心词“精巧回环”是形容词;
C.“服装的靓丽夺目”是偏正短语,但修饰语“服装”是名词,中心词“靓丽夺目”是形容词;
D.“精妙的音乐服装”是偏正短语,修饰语“精妙”是形容词,中心词“音乐服装”是名词;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排序。
根据横线后的句子“在象征中融合本体特色与鄱阳湖生态发展语境”可知,横线处是围绕“象征”展开说明,所以,第④句“《大湖之灵》运用了大量象征主义手法”是首句,第①句承接④句进一步说明《大湖之灵》的特点,第③句举例说明,第②句是对例子的补充。因此正确的语序是④①③②
故选C。
6. 巧妙应对是口语交际的一项技巧,下列填入情境中的应对,最巧妙的一项是( )
热衷科幻的王夏夏同学看到正在阅读中华传统诗词的刘冬冬同学,说:“读这些传统诗词有什么用?还是多看看科幻类作品吧,科技引领潮流,科技创造未来!”刘冬冬同学微笑着,对王夏夏同学说:“_______”
A. 在浩如烟海的古诗文中,有许许多多描写家园的经典之作,更有无数爱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