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题,约20540字。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文章,完成各题。
材料一:
《红楼梦》后四十回续书作者问题不是“新闻”,实实在在是“旧闻”。张庆善指出,早在2008年《红楼梦》新校本第三次修订出版时,就已经由“曹雪芹、高鹗著”改为“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了。张庆善认为曹雪芹其实把《红楼梦》写完了,理由是:从创作规律而言,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历时十年之久,不可能只写出前八十回就不再往下写了,翻来覆去只修改前八十回,这不符合创作规律;现有的大量脂砚斋批语,已经透露出八十回以后的情节,曹雪芹的亲友脂砚斋、畸笏叟都已经看到了这些稿子,如庚辰本第四十二回回前批:“钗玉名虽二个,人却一身,此幻笔也。今书至三十八回时已过三分之一有余,故写是回,使二人合而为一。请看黛玉逝世后宝钗之文字,便知余言不谬矣。”
曹雪芹《红楼梦》写完了,原稿八十回后为什么没有传下来?张庆善认为是《红楼梦》传阅时弄丢了。曹雪芹逝世后,畸笏叟保存残稿,更不敢轻易拿去给别人看,怕再弄丢,最终八十回后的稿子也随着畸笏叟的去世而成了永远的谜案。
在曹雪芹逝世后的二三十年里,《红楼梦》都是以八十回本在社会上流传,直到1791年,程伟元、高鹗整理出版了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才结束了《红楼梦》以八十回本流传的时代。那么,《红楼梦》后四十回是从哪里来的?张庆善认为,后四十回是程伟元多年搜寻得来的,程伟元邀请高鹗帮助修订整理,高鹗欣然答应,“细加厘剔,截长补短”,依据就是程伟元、高鹗为程甲本、程乙本出版所写的序和引言。张庆善认为,高鹗只是整理者之一,到目前为止所有关于高鹗续写后四十回的根据都不成立,而且在程伟元、高鹗刊刻程甲本以前,就有《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抄本存在,高鹗也没有时间去写。
对于后四十回,有人认为主要是曹雪芹原稿的散稿,有人认为其中没有曹雪芹一个字。张庆善认为,后四十回不是高鹗续写,也不是曹雪芹的原作,因为脂批透露的八十回以后的情节,续书中一条也没有出现或完全不符合;现存后四十回的主题、创作观念也与前八十回明显不同,如在曹雪芹的原著,贾家最后是“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而今本后四十回却让贾府“兰桂齐芳”等等;后四十回对人物形象有所扭曲。至于后四十回到底是谁写的,目前无法确认。张庆善指出,人民文学出版社《红楼梦》新校本署名改为“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正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学术态度,是对学术的尊重与对读者的负责,是力争恢复历史真面貌,是为程伟元、高鹗正名,这是多年来红学界关于后四十回续书作者问题研究成果的客观反映,并不影响学术研究和学术争鸣。
(摘编自《张庆善答问〈红楼梦〉后四十回作者为何变为“无名氏”》)
材料二:
2017年11月首届非主流红学论坛,张风波先生的一篇《从出版通例,看〈红楼梦〉出版乱象》,提出了《红楼梦》署名的混乱现象:有署名“曹雪芹著”的,有署名“曹雪芹、高鹗著”的,署名“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的,还有署名“曹雪芹著,程伟元、高鹗整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庆善以创作规律和脂砚斋批语为依据证明曹雪芹写完了《红楼梦》,但是畸笏叟保存不善致其八十回后的稿子不知所踪。
B. 庚辰本中第四十二回回前批内容透露了曹雪芹《红楼梦》中钗黛的人物设定、回目一百二十、批注者先行已阅诸信息。
C. 张风波撰文指出,当今《红楼梦》署名现象混乱,但无论哪种署名都提到了曹雪芹,据此,他认为直接署“曹雪芹”即可。
D. 欧阳健认为依据程甲本《红楼梦》序判定作者时,“作者相传不一”比“唯书内记雪芹曹先生删改数过”更重要更关键。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新校本第三次修订版的署名显示,该出版社已经不认可高鹗是《红楼梦》作者之一的观点。
B. 张庆善认为《红楼梦》后四十回是程伟元搜寻、高鹗帮助修订整理的,这是基于他认为程、高的序和引言是可靠的这一前提。
C. 依据出版通例,虽然《汉书》由四人完成,但中华书局 版本作者只署名班固,这说明已经确定了班固是《汉书》的主要作者。
D. 张风波是在非主流红学论坛上提出的《红楼梦》署名乱象问题,据此可知,他的观点不是主流观点,因而也就不具有权威性。
3.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中,作者以仿词“旧闻”对标“新闻”,用以说明《红楼梦》后四十回续书作者问题由来已久。
B. 材料一第一段和材料二第二段都提及了曹雪芹增删修改过《红楼梦》,但是二者的出发点是不同的。
C. 材料一第四段运用举例论证和假设论证,旨在证明今本《红楼梦》后四十回署名为无名氏的正确性。
D. 材料二中,对程伟元的序,作者抓住“不一”二字加以分析,然后亮明观点,进行推理,最后得出结论。
4. 关于曹雪芹与《红楼梦》的署名问题,张庆善与欧阳健各有怎样的观点?他们是如何自圆其说的?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畸笏叟保存不善致其八十回后的稿子不知所踪”错,原文是“张庆善认为是《红楼梦》传阅时弄丢了。曹雪芹逝世后,畸笏叟保存残稿,更不敢轻易拿去给别人看,怕再弄丢,最终八十回后的稿子也随着畸笏叟的去世而成了永远的谜案”,可见张庆善认为是传阅时弄丢了,不是畸笏叟弄丢了。
B.“回目一百二十”“批注者先行已阅”错,原文“如庚辰本第四十二回回前批:‘钗玉名虽二个,人却一身,此幻笔也。今书至三十八回时已过三分之一有余,故写是回,使二人合而为一。请看黛玉逝世后宝钗之文字,便知余言不谬矣。’”,可见庚辰本中第四十二回回前批只是透露了人物设定的信息。
C.“他认为直接署‘曹雪芹’即可”无中生有。原文张风波的观点是“按照出版通例,如果确定曹雪芹是《红楼梦》主要作者,完全可以不去理会续书者是谁,整理者是谁,直接标‘曹雪芹著’就可以了;如果承认《红楼梦》作者还是无法确知,还是有待考证的话,《红楼梦》的作者署名应该付之阙如”。
故选D。
【2题详解】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5小题,21分)
阅读文章,完成各题。
逝 川
迟子建
①大约是每年的九月底或者十月初吧,一种被当地人称为“泪鱼”的鱼就从逝川上游哭着下来了。
②泪鱼是逝川独有的一种鱼。每年只在第一场雪降临之后才出现,它们到来时整条逝川便发出呜呜呜的声音。渔妇们这时候就赶紧把丈夫捕到的泪鱼放到硕大的木盆中,安慰它们,一遍遍祈祷般地说着:“好了,别哭了;好了,别哭了……”从逝川被打捞上来的泪鱼果然就不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