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160字。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文试题共8页,包括三道大题,共24道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题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请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或田字格中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第1题5分,第2题2分,第3题2分,第4题6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
(1)爱心是风沙埋葬了世间的污秽( )。
(2)最可怕的是看见你过去憎( )恶的一切披着未来的外衣又回到你面前。
(3)光未然用铿锵之音让我们体会到掀起万丈狂lán( )的黄河之势。
(4)璀璨的星光犹如一颗颗宝石镶qiàn( )在空中。
(5)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rèn(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他经常做一些让人不可捉摸的事。
B.大庭广众之下,你怎么做这样的丑事?
C.窗外春暖花开,一听说明天要去春游,一些学生上课都心不在焉了。
D.撒贝宁主持的节目《开讲啦》鲜为人知,其活泼的主持风格深受青少年朋友青睐。
3.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阿长与〈山海经〉》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刻画了淳朴善良的长妈妈形象。
B.“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句中“放纵”的意思是“感情无法抑制,不能自控”。
C.“说的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句中“斗牛”的意思是凶狠的老牛。
D.《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既展现了木兰的英雄气概,也表现了木兰的女儿情怀。
4.古诗文默写(6分)
(1)诗中有景。“草树知春不久归,① ”(韩愈《晚春》)中有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的暮春之景;“②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中有北方军营寂寞惆怅的苦寒之景。
(2)诗中有情。那清静的幽篁里,“③ ,④ ”(《竹里馆》)是隐士独享的无限惬意;那漫漫的故园路上,“马上相逢无纸笔,⑤ ”(《逢入京使》)是征人安慰家人的万千思念;那深夜的笛声里,“此夜曲中闻折柳,⑥ ”(《春夜洛城闻笛》)是游子被唤起的浓浓思乡情。
二.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5.《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 )通史。(1分)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蒙辞以军中多务/旦辞爷娘去 B.但当涉猎/但手熟尔
C.见往事耳/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D.自以为大有所益/精益求精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8.文题为“孙权劝学”,为什么花费笔墨写鲁肃呢?(3分)
9.“生子当如孙仲谋”是曹操对孙权(字仲谋)的赞叹之语。读完本文,你认为孙权有哪些值得称道的地方?(2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苟堪励志勤读,自能循序渐进,惟单读时文①,无裨实益,宜加以看书功夫。凡经史子集皆宜涉猎但须看全一种,再易他种,切不可东抓西拉,任意翻阅,徒耗光阴毫无一得。阅书时见有切②于实用之句,宜随手摘录,若能分门别类,积成巨册,则作文时,可作材料,利益无穷也。
(节选自《郑板桥家书??潍县署中谕麟儿③》)
【注释】①时文:时下流行的文体,多指科举应试之文。②切:切合。③这是郑板桥在潍县官署中写给儿子的家书。谕,告诉,使人知道。麟儿,郑板桥之子。
10.下列对“再易他种”一句中“易”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态度)平和 B.轻视 C.更换 D.容易
11.用“/”为文中划线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凡 经 史 子 集 皆 宜 涉 猎 但 须 看 全 一 种
12.文中郑板桥谈的读书方法,你最想借鉴哪一种?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