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7250字。

  云南省德宏州202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全卷四个大题,共25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文知识积累(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小题。
  池边满是枝条修长的柳树,形成柔美的舞台幕布。池上       着白玉石的曲折石廊,流连其上,就可以近距离“亵(xiè)玩”这清高仙子了。透过粉色的娇柔花辫儿,清楚地看到嫩黄的蕊儿,不时会有嗡嗡的蜜蜂前来拜访。石廊尽头建有玲珑的亭子,静坐小憩,荷香细细,翠叶田田,风生两肋,心萌莫名感动,竟有       之感。这心心念念了平生的高洁仙子,昔时清渺如高楼歌吹的怡人境界,此时竟倏然出现在眼前。灵魂来不及       ,我已拜在这风韵婉转的丝柔裙裾下了。
  旧读周敦颐《爱莲说》,人们都传诵里面赞莲的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而不妖”最能见莲之风骨。可我却喜欢“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轻盈洁净地出水玉立,迎风摇曳(yè)清香暗度,是夺人眼目的独特风韵。至于“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让我有了驻足不前的犹豫,这等清高底蕴自非凡物,也当然是我等所不可接近的了。当读到曹植“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时,更加       这水中的精灵,也更加想一睹芳容。荷塘有乾隆题的“听荷”二字,当时就觉得游牧过来的这位皇帝,已经显出被汉文化影响。这“听荷”二字浸(qìn)润了丰腴的江南的意韵、文化的濡沫,是从心灵深处去捕捉那似乎缥缈无闻的天籁。
  1. 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亵(xiè) B. 濯(zhuó) C. 曳(yè) D. 浸(qìn)
  2. 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花辫 B. 小憩 C. 底蕴 D. 缥缈
  3. 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摆放    超凡脱俗    震颤    佩服
  B. 错落    超凡脱俗    震颤    钦敬
  C. 摆放    凡夫俗子    震动    佩服
  D. 错落    凡夫俗子    震动    钦敬
  4. 对文中画线句子病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语序不当 B. 句式杂糅 C. 搭配不当 D. 成分残缺
  【答案】1. D    2. A    3. B    4.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D.浸(qìn)——jìn;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A.花辫——花瓣:花冠的通常呈叶状的一个构成部分;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辨析。
  一空,摆放:安放,陈设。错落:交错纷杂。句中形容池边交错纷杂的曲折石廊,用“错落”恰当;
  二空,超凡脱俗:意为超出常人,脱离凡俗。指与众不同,脱世俗的高雅境界。凡夫俗子:泛指平庸的人。句中形容在亭中小憩,感受周围环境后体会到的感受,用“超凡脱俗”恰当;
  三空,震颤:颤动、抖动的意思。震动:有物体自身动荡或使物体动荡的意思。句中与灵魂搭配,用“震颤”更恰当;
  四空,佩服:尊敬而对其口服心服。钦敬:钦佩敬重。句中形容读到曹植诗篇后更加钦佩敬重莲,用“钦敬”恰当;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画线句成分残缺,句末可加上“的迹象”;
  故选D。
  5. 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对尚存的乡村传统文化挖掘、保存,并根据新的情势加以改造,        ,         ,         ,          ,       。
  ①有助于共同体的维护与重建
  ②不仅能重构农民的意义与价值系统
  ③而且还能增加村庄社区的黏合能力
  ④建设与农民现实生活相匹配的乡村新文化
  ⑤消减他们因社会急剧变迁而产生的“拔根”感
  A. ②③①⑤④ B. ③①⑤②④ C. ④②⑤③① D. ①⑤③④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句衔接,要求在读懂文段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分析排序。
  ④承接上文,“建设乡村新文化”是建立在“挖掘、保存”并“改造”“乡村传统文化”基础上的。②⑤讲的是“建设乡村新文化”对农民个体的意义,③①讲的是“建设乡村新文化”对农民群体的意义,并且有“不仅”“而且”的语言提示。因此排序为:④②⑤③①;
  故选C。
  6. 名篇名句默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