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7970字。

  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2024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全卷共10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古典之美(27分)
  (一)
  1.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游子的思乡之情是文人墨客笔下永恒的主题。请阅读下面语段,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写在横线上。
  (1)一景一物,往往能引起游子的思乡怀人之情。“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所见之景,写尽马致远旅途中的悲凉;“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他乡晚景,道尽李商隐内心的无奈;“_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由景生情,故乡被暮霭所隔,激起诗人无限乡愁旅思。
  (2)见字如晤,纸短情长,家书成了游子寄托情感的媒介。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借雁足传书抒发对亲人的思念;杜甫《春望》中“________,________”凸显家书的珍贵,表达久盼家人音讯的急切心情。
  (3)身处异乡,时运不济,于是寄情山水,畅叙心志。欧阳修陶醉于美景之中,抒发“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的旷达情怀;苏轼月夜漫步,表露“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________”的达观态度。
  【答案】    ①. 枯藤老树昏鸦    ②. 巴山夜雨涨秋池    ③. 日暮乡关何处是    ④. 烟波江上使人愁    ⑤. 乡书何处达    ⑥. 归雁洛阳边    ⑦. 烽火连三月    ⑧. 家书抵万金    ⑨. 醉翁之意不在酒    ⑩.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藤、昏鸦、涨、暮、归雁、洛阳、烽、抵、醉翁、闲”等字词容易写错。
  2. 请写出《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刻画少年孙权英雄形象的语句,并说说你的理解。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句子: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②. 理解:赞颂孙权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无能、怯懦,流露出词人对南宋朝廷的失望与愤慨,表达词人对英雄的仰慕。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句内容的理解和赏析。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全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孙权的歌颂,讽刺了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的表现,含蓄地表达了词人渴望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
  其中刻画少年孙权英雄形象的语句是: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这一句不惜以夸张之笔极力渲染孙权不可一世的英姿,作者这样热情赞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其实是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鞭挞。表现出对英雄人物的赞美,暗含自己希望如孙权一样,奋发图强,收复失地。
  (二)
  【活动一  感受人物魅力】
  品读古文,可借鉴先人智慧,涵养自身品格。班级举办了“品读古文??启迪哲思”的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小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 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节选自《曹刿论战》)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