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670字。
2.《孔雀东南飞》同步练习(文字版 | 含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B.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C.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
D.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B.长太息以掩涕兮 既替余以蕙纕兮
C.今若遣此妇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D.为仲卿母所遣 慎勿为妇死
3.下列对《孔雀东南飞》的结尾处关于“松柏”“梧桐”“鸳鸯”的描写,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在刘、焦合葬的墓地,松柏、梧桐枝叶覆盖相交,就像连理枝,象征了爱情的不朽。
B.男女主人公生难团聚,死不分离,结尾处的描写,寄寓了诗人深切的同情和人们的哀思。
C.以神奇的色彩,赞美了忠贞不渝的爱情,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D.结尾处的描写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以此作结,淡化了对封建制度的讽刺意味。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孔雀东南飞》的片段,完成下面小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4.刘兰芝既然决计要走,为什么还要精心打扮,而且一遍两遍不行,还是“事事四五通”呢?对此,理解最恰切的一项是( )
A.爱美之心使然。
B.以平抑自己烦乱的心情。
C.要体面地离开焦家,以免被人嘲笑。
D.既有自尊自强的显示,也有不忍离去的拖延。
5.文段运用的手法主要是( )
A.对比 B.环境衬托 C.渲染 D.刻画心理活动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问题。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1)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2),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