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6840字。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末统测模拟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美德伦理学是当代伦理学最重要的前沿理论之一。尽管这一学术概念的创立源自英美学界在20世纪中叶的讨论,但是,其中蕴涵的问题和思想旨趣却是当代伦理学理论亟待应对的内容。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讨,美德伦理学至今已衍生出幸福主义、情感主义、多元主义等主要分支。同时,借助与知识论、心理学、法理学的融合,它进一步发展出美德知识论、美德心理学和美德法理学等交叉前沿领域。总之,美德伦理学以美德概念作为核心,重新理解伦理生活与伦理知识的经验本质,重新构造道德行动与道德反应的心灵模式,重新确立人类本性与共同生存的自然样态。
  然而,我们越深入地了解美德伦理学的历史和形态,便越会对美德伦理学的状况感到困惑。比如,很多人认为美国哲学家麦金太尔及其《追寻美德》堪称当代美德伦理学的代表人物和著作,可是,麦金太尔本人却拒绝承认自己是“美德伦理学家”;又比如,很多人因为看到美国哲学家纳斯鲍姆在古希腊悲剧中挖掘出不少有关美德的议题,便认为她开出一条新的美德伦理学路径,却没有注意到她认为“美德伦理学”这个概念多余。另外在内容上,我们不得不认真区分“历史形态的美德伦理学”与“理想形态的美德伦理学”,区分“作为思想运动的美德伦理学”与“作为思想观念的美德伦理学”;我们还需要认真对待美德伦理学的全球性,在中国、印度、拉美等文明类型中,在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类型中探寻不同的美德伦理学形态。
  承认上述的美德伦理学的复杂性与丰富性,需要我们对美德伦理学的内涵外延、主要阶段、基本观点予以如实描述。尽管这种描述是美德伦理学思想的一部分,但它却并没有充分解释美德伦理学究竟具有怎样的历史渊源。因此,对美德伦理学来说,一项必需甚至紧迫的研究任务就是,针对美德伦理学的历史渊源与历史形态进行完整梳理与详细阐述。这意味着,我们要把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各种以美德概念为核心的伦理学说筛选出来,加以如实地概括和连贯地叙述。我们不仅有必要回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阿奎那、休谟、尼采等西方哲学家的美德理论,考察印度文明、中东文明的美德观念,更有必要引入孔子、孟子、庄子、朱熹、王阳明等中国思想家关于美德问题的思考与反思。他们当然并不都是严格意义上的美德伦理学家,但他们的思想却可以被视为针对美德伦理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从而有助于为美德伦理学的当代建构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
  不仅如此,美德伦理学的根本宗旨在于通过完美人格的刻画,从而揭示积极的人生状态,因此,对美德伦理学的历史渊源的讨论还可到文学经典和史学经典中去探求,甚至直接到史实和现实中去把握。在那里,我们反倒能够更加直观地看到人性的高贵或卑劣,更加具体地看到美德或恶德的演绎方式,也更加完整地看到伦理思想同整个人文知识系统的交互影响。一旦打开思路,不仅可以在西方的史诗或戏剧中有所收获,更可以在中国的各类文献——如《史记》这样的纪传体史书、《世说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作为当代伦理学前沿理论之一的美德伦理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衍生出多个分支,发展出多个交叉前沿领域。
  B. 重新构造道德行动与道德反应的心灵模式和重新确立人类本性与共同生存的自然样态,属于美德伦理学的任务。
  C. 柏拉图、阿奎那、尼采等西方哲学家和孔子、朱熹、王阳明等中国思想家的思想都可成为建构美德伦理学的资源。
  D. 美德伦理学影响着科技前沿领域的发展,同时科技前沿领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又指引着美德伦理学的未来方向。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对美国哲学家麦金太尔及其《追寻美德》和美国哲学家纳斯鲍姆的认识,不能流于简单和肤浅,需要进一步分析。
  B. 在史实和现实中,往往能够更加直观地看到人性,由此美德伦理学可通过完美人格的刻画,揭示积极的人生状态。
  C. 美德伦理学具有现实关怀性,重视关注各类现实场域中的行为者的心理状态、行为模式、情感反应及人性表现等。
  D. 中华文明传统和我国目前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将为美德伦理学在未来的思想舞台占有一席之地而贡献力量。
  3. 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五段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 《红楼梦》中,贾府败落后,凤姐的哥哥王仁竟将凤姐女儿巧姐卖入烟花巷,幸好被感恩凤姐的刘姥姥所救。
  B. 史学家认为,《鸿门宴》中项羽没有杀掉刘邦,除了刘邦的巧饰,一个重要原因是项羽不完全相信刘邦会背叛自己。
  C. 2023年6月13日,浙江杭州的外卖小哥彭清林,为救跳江轻生的女子,从十余米高的桥上一跃而下,将女子救起。
  D. 《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在书中设计了“九九八十一难”的曲折取经过程,想告诉读者成功往往不可能一蹴而就。
  4. 为什么说“我们越深入地了解美德伦理学的历史和形态,便越会对美德伦理学的状况感到困惑”?请依据相关内容,简要概括。(4分)
  5. 假如你是清华大学的教授李义天,将在世界伦理学论坛上就如何建设美德伦理学的问题发表主题演讲。请结合材料内容,列出演讲主体的内容要点。(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蓝袍先生(节选)  陈忠实
  我爷爷徐敬儒,是清帝的最末一茬秀才,因为科举制度的废止而不能中举高升,爷爷只好穿上蓝袍在杨徐村坐馆执教,教的是他的“四书五经”。我爷爷把门楼上那副“耕读传家”的题匾挖掉了,换上一副“读耕传家”的题匾,把“耕”和“读”的位置做了调换。我父亲初看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