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160字。
漳平市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阶段性练习八年级语文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注意:请把所有答案填涂或书写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 小语对古诗文进行归类,请你帮他补全下表。
主题 古诗文名句 作者与出处
描绘自然之景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_________。
_________,蒙络摇缀 柳宗元 《小石潭记》
芳草鲜美,_________。土地平旷,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___________《桃花源记》
蒹葭萋萋,__________。 《诗经??蒹葭》
表达赤诚之心 ___________,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
_____________,悠悠我思。 《诗经??子衿》
欲济无舟楫, ____________。 孟浩然《___________》
【答案】 ①. 水尤清冽 ②. 青树翠蔓 ③. 落英缤纷 ④. 屋舍俨然 ⑤. 陶渊明 ⑥. 白露未晞 ⑦. 窈窕淑女 ⑧. 青青子佩 ⑨. 端居耻圣明 ⑩.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识记。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本题注意易错字词“冽、蔓、缤纷、俨、陶、渊、晞、窈窕”等的正确书写。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 )的民间文化。鲁迅难忘那( )在临河空地上的戏台和笼着①(jiǎo)洁月色的社戏,令人流连忘返;吴伯箫记忆网里挤着那静穆的、暖融融的灯笼,承载着情愁和②(cānɡ)桑,令人感慨万千;贺敬之心中那不曾变味的糜子、米酒和悠扬高③(kànɡ)、粗犷奔放的“信天游”,令人沉醉不已;刘成章笔下那气势磅礴、壮阔豪放的安塞腰鼓,令人( )。通过一幅幅民俗风情画卷,让我们感触到多样与多彩的生活方式和地域文化。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2)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 传承 屹立 叹为观止 B. 传承 伫立 惊心动魄
C. 传诵 屹立 惊心动魄 D. 传诵 伫立 叹为观止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幅幅民俗风情画卷,让我们感触到多样与多彩的生活方式和地域文化。
B. 通过一幅幅民俗风情画卷,我们感受到多样与多彩的生活方式和地域文化。
C. 通过一幅幅民俗风情画卷,我们感受到多样的生活方式和多彩的地域文化。
D. 一幅幅民俗风情画卷,让我们感触到多样的生活方式和多彩的地域文化。
【答案】(1)皎沧亢 (2)A (3)C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①空:皎洁,jiǎo jié,明亮而洁白。
②空:沧桑,cāng sāng,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③空:高亢,gāo kàng,(声音)高而洪亮。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第一空:传承:传递和继承。传诵:辗转传布诵读、称道(多指好的事迹、故事)。根据后面的“民间文化”可知,是继承民间文化,应用:传承。
第二空: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伫立:长时间地站着(多指沉思)。根据后面的“戏台”可知,指的是物,不是人,应用:屹立。
第三空: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到十分惊险、紧张。根据前面的“那气势磅礴、壮阔豪放的安塞腰鼓”可知,是赞美,应用:叹为观止。
故选A。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画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去掉“通过”或“让”。二、搭配不当,改“感触”为“感受”,“多样”修饰 事“生活方式”,“多彩”修饰的“地域文化”,分别移动到一起。
故选C。
3. 语文教材给我们提供了读书方法的“套餐”:专题探究、圈点批注、摘抄和做笔记、选择性阅读等,请你选择一种读书方法,结合《经典常谈》的内容,说说你选择这种读书方法的原因和效果。(100字左右)
【答案】示例:如果我选择的话,我会用选择性阅读的方法来阅读。因为选择性阅读针地性强,目的明确,可以选择自己需要的,或者感兴趣的。我可以先从《史记》《汉书》读起,一是因为这两部书是最早的有系统的历史、可称为正史的源头;二是因为这两部书都成了文学的经典。这样的阅读会收到很强的阅读效果,增强了趣味性和知识性。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开放类试题,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经典常谈》的内容拟写即可。
示例:兴趣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你对自己的姓氏很感兴趣,可以先从“说文解字”读起。如果你喜欢诗词,可以先从“诗经”开始读起。如果你对历史感兴趣,可以先从史记读起。说起《史记》《汉书》,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是因为这两部书是最早的有系统的历史,可称为正史的源头;二是因为这两部书都成了文学的经典。
又如:粗读法:说起读书的方法有很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但是最为大家推崇的那就是先粗略地看一遍,然后再把名著放下来,先消化一段时间。让自己慢慢地去适应名著,只有这样,对于一本名著能不能读懂,那是最为关键的一步。粗读法是一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