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题,约13380字。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五、八单元单元考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巴尔扎克葬词
雨果
各位先生:
①现在被葬入坟墓的这个人,举国哀悼他。对我们来说,一切虚构都消失了。从今以后,众目仰望的将不是统治者,而是思想家。一位思想家不存在了,举国为之震惊。今天,人民哀悼一位天才之死,国家哀悼一位天才之死。
②诸位先生,巴尔扎克这个名字将长留于我们这一时代,也将流转于后世的光辉业绩之中。巴尔扎克先生属于19世纪拿破仑之后的、强有力的作家之列。正如17世纪,一群显赫的作家涌现在黎塞留之后一样——就像文明发展中,出现了一种规律,促使武力统治者之后,出现精神统治者一样。
③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之一。他才华卓越,至善至美,但他的成就不是眼下说得尽的。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惶与恐怖。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①,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这里有一切的形式和一切的风格,超过塔西陀,上溯到苏埃通,越过博马舍,直达拉伯雷;一部既是观察又是想象的书,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但是,有时通过突然撕破表面、充分揭示形形色色的现实,让人马上看到最阴沉和最悲壮的理想。
④愿意也罢,不愿意也罢,同意也罢,不同意也罢,这部庞大而又奇特的作品的作者,不自觉地加入了革命作家的强大行列。巴尔扎克笔直地奔向目标,抓住了现代社会进行肉搏。他从各方面揪过来一些东西,有虚象,有希望,有呼喊,有假面具。他发掘内心,解剖激情。他探索人、灵魂、心、脏腑、头脑和各个人的深渊。巴尔扎克由于他自由的天赋和强壮的本性,由于他具有我们时代的聪明才智,身经革命,更看出了什么是人类的末日,也更了解什么是无意。于是面带微笑,泰然自若,进行了令人生畏的研究,但仍然游刃有余。他的这种研究不像莫里哀那样陷入忧郁,也不像卢梭那样愤世嫉俗。
⑤这就是他在我们中间的工作。这就是他给我们留下来的作品,崇高而又扎实的作品,金刚岩层堆积起来的雄伟的纪念碑!从今以后,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一切虚构都消失了”指的是巴尔扎克创作生命的结束,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的“停止思想”“永远地睡着了”等都是讳饰的表达。
B.作者赞誉巴尔扎克是继武力统治者之后出现的精神统治者,他不仅属于一个时代,而且也将流转于后世的光辉业绩之中。
C.作者评价《人间喜剧》有一切的形式和一切的风格,既是观察又是想象的书,体现了《人间喜剧》的浪漫主义精神。
D.“伟人们为自己建造了底座”,这里的底座指的是巴尔扎克在思想和创作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他的创作为自己奠定了历史地位。
2.下列对文章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将巴尔扎克的研究与莫里哀的忧郁和卢梭的愤世嫉俗进行比较,意在表明巴尔扎克的研究更加令人生畏,更加游刃有余。
B.作者用“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来概括巴尔扎克的一生,体现了巴尔扎克虽生命不长,但人生价值却充实丰盈,超越了时空。
C.作者认为伟人的逝世使一些人对宗教产生动摇,这也许是一桩好事,因为它会促使人们更深入地思考死亡与崇高的奥秘。
D.“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生前凡是天才的人,死后就不可能不化作灵魂!”等表达体现了作者积极的生死观,充满哲理色彩。
3.下列对文章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样,都表达了作者对逝者沉痛悼念之情,悼词对他们的逝世造成的深远影响都做了深刻的阐发。
B.文章最后一段,作者用反问句和排比句抒发情感,语调铿锵、激昂慷慨,让人们感受到了悲痛之后的无穷力量。
C.文章高度评价了巴尔扎克为人类精神领域作出的贡献,并认为这种贡献已经超出了文学的范畴,进入了思想、历史和政治的领域。
D.这篇悼词语言质朴、饱含深情,作品中意蕴深远的语句比比皆是,充分体现了文学大师雨果的文学语言才华和思想深度。
阅读以下小说文本,完成下面的题目。
白净草原
(俄)屠格涅夫
我终于认清楚了我所来到的地方。这草原就是我们附近一带有名的所谓白净草原。
他们是附近村庄上看守马群的农家孩子。我们略微谈了些话。我就躺在一株被啃光了的小灌木底下。黑暗而纯洁的天空显示出无限神秘的壮丽,庄严地、高远无极地笼罩在我们上面。吸取这种特殊的、醉人的新鲜气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