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9870字。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2024年6月26日8:00-10:30
本试题卷共8页,23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规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请勿在答题卡上使用涂改液或修正带,写在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说到抑郁症,社会上对这一疾病还存在不少误解和轻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矫情”“软弱”“想太多”。实际上,抑郁症离我们并不遥远。世界卫生组织披露的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3.5亿人罹患抑郁症,近十年来患者增速约18%。《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我国患抑郁症人数为9500万。
在当前情况下,出于对疾病的耻感,抑郁症患者自身存在讳疾忌医的情况。减少抑郁症带来的伤害,更重要的是让抑郁症消失在萌芽阶段。抑郁症有两个关键的判断症状:情绪低落和兴趣减退。如果患者或身边的人提前通过各类科普宣传了解到相关知识,那么无论是表面和平的“微笑抑郁”还是更加典型的抑郁症状,都可能更快被发现。在抑郁症面前,掌握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将是患者保护自己、公众保护他人的一道护城河。
此外,营造包容的社会环境、畅通抑郁症的求助与治疗通道同样重要。目前各类心理咨询热线、网站泥沙俱下,有的信息平台更新不及时,有些咨询平台甚至无人应答。预防抑郁症发生,需要畅通咨询、治疗两级渠道,建立权威平台,及时更新信息,将各个正规资源节点汇成线、连成网,惠及每个需要的人。
守望相助,一缕阳光也将照亮心扉。预防抑郁症发生,不仅有关个人,也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小到家庭、学校,大到社区、城市,每个人都应该对抑郁症患者给予关心、鼓励和支持。流动在我们每个人身边的点点善意,将涓滴成河,涌动着支持的温暖,浇灌着生活的希望。
(摘编自魏晓敏、汤剑蕾《凝聚社会力量,关爱抑郁患者》)
材料二:
2023年10月10日,《2023年青少年抑郁防治现状调研报告》在“联合起来,消除病耻”2023世界精神卫生日绿丝带系列活动——“无需抱歉”抑郁青少年艺术作品展上启动,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评估发展中心与渡过抑郁患者社区共同发起。
抑郁症是一种复杂的多维度、异质性精神障碍疾病。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聚焦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并开展主题宣教活动,推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爱活动。由首都医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等披露的相关数据表示,近十年来全球尤其是中国抑郁症患者增速较快。
B. 材料二中王钢副主任强调,青少年常将抑郁症状误认为是生活问题,从而错过了最佳干预窗口期。
C.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要关爱抑郁症患者,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二者有相同的出发点和针对性。
D. 材料三认为生理变化、年龄偏大、收入低下、非在职人员、有家族精神病史等都是抑郁、焦虑症状发生的因素。
2. 根据材料的相关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社会上对这抑郁症一疾病还存在不少误解和轻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矫情”“软弱”“想太多”。实际上,抑郁症离我们并不遥远。
B. 及早发现情绪低落和兴趣减退这两个关键 判断症状,有可能帮助我们让抑郁症消失在萌芽阶段。
C. 受心理情绪、生理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女性抑郁、焦虑症状发生率要远远高于男性。
D. 一个人受制于遗传因素就增加了得抑郁症的可能性,但是否发病与环境因素有很大关系。
3.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三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着眼于关爱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从预防抑郁症发生的必要性、可行性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B. 材料三第1段,主要分析抑郁症患者的症状以及女性抑郁症发生率较高的原因。
C. 材料一使用具体数字更有说服力,运用“护城河”“泥沙俱下”等比喻使说理形象化。
D. 材料三第2段采用对比、类比等多种论证方法,分析抑郁、焦虑症状的不同成因。
4. 《2023年青少年抑郁防治现状调研报告》启动的目的是什么?请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
5. 抑郁症的存在伴随了整个人类的发展史。美国在1840年心理疾病普查时,首次将抑郁症列为七大心理疾病之一。那么,如何减少抑郁症带来的伤害?请依据材料一、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换床位
老汤
名士养老公寓档次不高,养老的不是什么名士,都是普通老人。老孙头起初是一个人一个双人房间,很宽敞,很方便,但是一个月后,他就不能享受单间待遇了。新来的老头,也是个胖子,一打眼,估计最少也有二百斤。老孙头心里合计,我胖,你更胖啊,俩大胖子凑一起,这空间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