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0题,约7030字。

  浙江省丽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5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内,作图时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
  一、阅读与鉴赏(共14 小题,45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我第一次提“附近”应该是在2019年夏天,我跟许知远在《十三邀》节目上的对话。  当时好像是在谈现代人的时空观念,为什么现在人们对快递小哥迟到两分钟会非常不耐烦?我们说到现代生活完全是被时间逻辑统治了,空间逻辑消失了 原来我们对时间的理解是通过人的行动,  比方说我和你的距离是一袋烟的工夫,或者说这个距离是从你家走到荷塘边上的那个工夫,其实时间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空间来衡量的。但在工业化之后,抽象时间也就是钟表时间变得非常重要。当这种抽象时间统治了我们的生活,空间就完全变成了附属性的东西。对快递小哥迟到两分钟会非常不满,是因为你根本不考虑他是从空间中哪个点到餐馆拿了东西,以及路上的交通是怎样的、进你家小区的门时他要跟保安怎样交涉, 这些经历性、 空间性的东西,  你是不管的,你要的就是那个东西要在你规定的时间内送到你的手里。这种心态是“时间的暴政”造成的。在这样的场景下,  我提到 “附近的消失” 。
  “附近” 这个空间的消失,  一方面是因为 “时间的暴政”  ,  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里面建立自己对世界的感知越来越通过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原则,  而不是通过对自己周边的感知来理解。比如,你的邻居是干什么的,楼下打扫卫生、  门口卖水果的人是从哪里来的,他们家在哪里,如果家不在这里,一年回几次家,他们的焦虑和梦想是什么。这些人对你的生活很重要,  因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由他们来组织的,没有他们,我们的生活不能够正常运行。但是,我们对这些“附近” 经常是视而不见的。
  这个“附近”  , 它是一个空间,  它的有趣在于它有很强的社会性,它是你这个社会主体的物质基础,把你托起来。在这里面,有很多很细密的又很复杂的、看似好像不重要的但其实是很重要的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
  所以我提出,要关注“附近” 。  一方面是要重构自己的生活,将自己从“时间的暴政” 中解放出来;  另一方面是在主观意识上,要重新树立一种理解世界和生活的方式。这个话题的表达,既有描述性,也有针对性。后来大家觉得“附近”值得讨论,大概是因为它的确有针对性。
  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们因为被时间逻辑统治,从而忽略空间逻辑,  因此对快递小哥迟到两分钟感到不耐烦。
  B.工业化之后,抽象时间变得非常重要,  人们不考虑空间性的事情,如外卖小哥哪个点到餐馆取餐,  如何跟保安怎样交涉等经历。
  C.“附近”的消失,  因为抽象时间统治了我们的生活,同时我们常通过抽象的概念和原则来建立对日常生活的感知,而不是对周边的体悟。
  D.作者提出要关注“附近”:重构自己的生活,摆脱“时间的暴政”:  要重新树立一种理解世界和生活的方式。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当下年轻人更多关心两极:  一是关注自我;二是关心远方,具有更多的人文关怀和担当。
  B.  “附近”是以每一个“你”为中心的,  如卖菜的、搞保洁的,都是附近真实的人和生活。
  C.乡土社会中,在熟人社群中长大的人更容易对“附近”有具体的认知。
  D.跳出个人的小天地,进一步认识社会,  可以为自己未来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 题。
  甲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  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  来得静,  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  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  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