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0180字。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曲水流觞”这种娱乐方式最早源于古老的上巳节,上巳节是指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这一天,古人要举行“袚褉”仪式。祓禊就是通过洗濯身体,达到除去凶疾的一种祭祀仪式。最开始的时候,人们会在蜿蜒曲折的溪流边沐浴以驱除不祥。到了汉时,三月上巳日,正式确定为节。每逢该日,不论贵贱,不分男女,人们都去水边洗濯,成为约定俗成的礼式。在祓禊之后,便随意坐在弯曲的溪水边,在上流放置盛酒之杯(觞),任其漂流而下,酒杯漂至谁面前停下,谁就要取来饮下,彼此相与为乐,故称“曲水流觞”。
  到了魏晋至隋唐年间,“曲水流觞”进入到了繁盛时期。不同于魏晋以前,“曲水流觞”是袚褉礼式在社会中的延续。这一时期内的“曲水流觞”更多地侧重于文化品味,将饮酒、赋诗、游赏很好地融为一体。王羲之等人虽也举行修褉祭祀仪式,但主要进行了“曲水流觞”活动,突出了咏诗论文,饮酒赏景。正是因为兰亭集会的盛名,从此之后“曲水流觞”更多地被认为是文人间聚会的赋诗活动,所以兰亭会是一个具有开创意义的聚会,是“曲水流觞”开始浸染文人气质的最初形式,从此与诗酒文化有了更紧密的联系。
  唐初,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曾率一群诗人在云门寺王子敬山亭主持了一次模仿王羲之兰事雅集的修禊活动。并模仿《兰亭集序》写了一篇《修禊云门献之山亭序》。这一场聚会,汇集了当时最头角峥嵘的风流才俊,大家意气风发地赋诗、畅饮、观景,好不快意。
  可惜这种风雅的娱乐活动未能长盛不衰。唐朝过后,“流觞曲水”便慢慢地被遗忘了,因为长期被游牧民族压制,特别是南宋时期,聚会上,文人们更多的是感怀国家的命运、个人的命运。宋朝的文人们更喜欢独饮,或仅邀集三五知交进行浅斟低唱。
  明清时期,由于统治者对文化和文人的禁锢,“曲水流觞”活动更加式微,一般只限制在亭子里举行,即“流杯亭”,更有甚者,只是在大石桌的桌面上刻上弯弯曲曲的小溪,一头进水,一头出水,大家围坐在一起,模拟“曲水流觞”饮酒赋诗。
  时至今日,再也没能见识到这种古老而有趣的娱乐方式,这无疑是传统文化的一大损失。
  (摘编自《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流觞曲水,到底是什么?》)
  材料二:
  “曲水流觞”的发展,其环境和形式,已经成为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最好的模板之一,从园林美学的角度上探讨,“曲水流觞”具有深远意境之美,融揉自然之美,行为动作之美以及构景之美等园林美学特征。
  园林中“曲水流觞”的意境,直接的来源自是兰亭修褉的风流韵事,而再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巳节是一种古老的节日,“流觞曲水”最早就源于上巳节。在这一节日里,人们会举行“袚褉”仪式。
  B. 从先秦到汉朝,“流觞曲水”经历了日渐世俗欢娱化的过程。到了魏晋时期,“流觞曲水”的内涵改变了,而是侧重于文化品味了。
  C. “曲水流觞”在意境、构景等方面具有丰富 园林美学的价值,其环境和形式是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最好的模板之一。
  D. 在从原始的巫祭仪式演变为文人雅集、吟诗作赋的风雅活动的过程中,“曲水流觞”的活动形式和内容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发生了些许改变。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兰亭会具有开创意义,在其之前,“曲水流觞”活动是袚褉礼式在社会中的延续,在其之后,“曲水流觞”开始与诗酒文化产生联系。
  B. 魏晋至隋唐是“曲水流觞”活动的繁盛时期,这一活动在唐朝之后逐渐被遗忘和在明清时期更加式微的原因基本相同。
  C. 当下“曲水流觞”活动已经永久失传了,人们已不再能见识到这种古老而有趣的娱乐方式了,这对传统文化来说是一大损失。
  D. 流杯渠和流杯亭是“曲水流觞”长期发展和演变而来的程式化景观,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往往寄托着文人欣赏历史的情结。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反映“曲水流觞”活动盛况的一项是(   )
  A. 北宋司马光:“冠盖郁相依,名园花未稀。游丝萦复展,狂絮堕还飞。积弩遗风陋,兰亭旧俗微。何如咏沂水,春服舞雩归。”
  B. 南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三月三日,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
  C. 《后汉书•礼仪志》载:“ 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袚除去宿垢疢为大洁。”
  D. 《晋书•礼志下》记载:“晋中朝公卿以下至于庶人,皆褉洛水之侧……海西于钟山立,流杯曲水,延百僚,皆其事也。”
  4. 材料二中的“曾点气象”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是一幅怎样的场景?材料中“曾点气象”内涵是什么?
  5. 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南京九见堂住区(独乐园会所)的设计从“曲水流觞”中汲取了哪些灵感。
  山间城墅入口由宽窄不一的曲线形小溪串联,利用地势高差,形成自然溪流。而流杯亭的曲水流觞台,则效仿古人的一种水滨宴会活动,将流水与娱乐结合,符合园林最终追求的“天人合一”的境界。植物造景中整体以竹为基调,无论是大门入口,还是宅间小巷都有竹的身影;见山台取黑松、马尾松、白皮松;汀兰亭旁搭配苍劲的松树和幽香的腊梅。廓如间的镜面水池、紫宸间的入口叠石池塘等都通过静水之景临摹出临湖水景,烟波浩淼的寂静深远的境界。同时会所取景时借对面天然植物群落及深水湖的景。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摘橘子
  沈从文
  萝卜溪滕家橘子园,大清早就有十来个男男女女,爬在树桠间坐定,或用长竹梯靠树,大家摘橘子。人人各把小箩小筐悬挂在树枝上,一面谈笑一面工作。
  夭夭不欢喜上树,便想新主意,自出心裁找了枝长竹杆子,杆端缚了个小小捞鱼网兜,站在树下去搜寻,专拣选树尖上大个头,发现了时,把网兜贴近橘子,摇一两下,橘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