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910字。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温馨提示:
  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不要在本试卷上答题,答案写在“语文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一、积累运用 (26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漫步文学的殿堂,品味人生最醇的酒酿;chí chěng文字的世界,打开世间最美的画卷。读《桃花源记》,观自然美景,叹世外桃源的tián jìng悠然;读《核舟记》,赏 jīng zhàn技艺,赞民间智慧的博大精深;  A   ;读《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寻生命起源,感雪域高原的静穆壮丽。文字如心,浅笔静开,让我们一同感受并阅读文学的美好!
  (1)根据拼音用正楷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
  (2)请结合语境,仿写一个句子,填在A 处横线上。  (1分)
  (3)画线句语序安排不合理,请写出修改意见。  (1分)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2分)
  生活有时候就是这样。走过风雨,跨过时间,然后悄悄在耳边告诉你,你这一生有多               ,你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一名超级英雄。你不过就是那个           世界幕后,一个默默无闻的无名之辈,至少绝大多数人的命运皆是如此,但这又能奈你何?就算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不停地用现实               你,用逆境              你,用挫折鞭笞你,你们认输了吗?退却了吗?害怕了吗?
  A.平庸  光鲜  绊倒  嘲讽          B.平凡  美好  讽刺  牵绊
  C.平凡  光鲜  嘲讽  绊倒          D.平庸  美好  牵绊  嘲讽
  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短视频沉迷等现象成为很多人的困扰,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科技加速创新,而观念、伦理和法律等相对滞后造成的。
  B.随着各地高考帷幕的落下,学生们褪去了校服和青涩,准备独立迎接人生的一次次挑战。
  C.张富清的先进事迹,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的政治品格,有力弘扬了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D.在万千航天人的托举下,“神十三”航天员六个月的太空遨游,为空间站建造刷新了“进度条”。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2分)
  A.历史上,莫高窟曾数次历经磨难,几代敦煌守护者扎根大漠,让莫高窟在荒凉的戈壁中焕发光彩。
  B.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C.文化并不需要高屋建瓴的纲领,也不需要被高高供奉于展架之上;文化只需要在每一次凝视、惦念、阅读、演奏中活着。
  D.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而每一个英雄和先锋的身后,还有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5.传统文化与综合性学习
  和是孕育万物的本源,和是修德养性的关键,和是社会交往的准绳,和还是国家共处的原则。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以和为贵”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1)[家庭和睦]周末,云云的父亲想带着全家一起去看望奶奶,但是母亲却想回去看望姥姥。云云的父亲发脾气说母亲总是这样唱反调,母亲也生气说父亲一点也不体贴自己,不关心自己。好好的周末,父母就这样吵起来了。如果你是云云,请从“以和为贵”的角度来劝说父母。  (2分)
  (2)请你结合材料内容,写一条有关于“和”的宣传标语,标语中要含有“和”字。  (1分)
  [社会和谐]某班小记者到荣获2023年9月“枣庄好人榜”市中区齐村镇渴口村的高祥家采访。一个邻居评价他:  “他最可贵的品质是待人和气,几十年来对家里长辈很孝顺、很敬重,亲人间很和睦。”另一位邻居评价他:  “他这个人最是心地善良,对他叔,不是亲儿胜似亲儿。 ”
  (选自枣庄文明网)
  (3)[世界和平]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7周年。下表是部分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的统计,根据表内提供的资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单位:人)
  受害国 军人死亡数 平民死亡数 侵略国 军人死亡数 平民死亡数
  中国 28000000 30000000 日本 1850000 672000
  苏联 13700000 13000000 德国 3500000 1600000
  从上表中,您能发现哪些有价值的信息?写出两条。  (2分)
  6.小语和小文选择参赛诗歌时展开讨论,请根据语境将对话补充完整。  (10分)
  小语:我喜欢《诗经??蒹葭》中“ (1)          ,在水一方”,爱情甜蜜美好,读来令人为之动容。
  小文:其实,古诗文是流淌着情感的文字。王勃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2)            ,(3)            ”给予朋友杜少府积极向上的鼓励和安慰;而常建的“(4)            ,(5)            ”在山光水色中让人感到心情愉悦和内心平静。
  小语:是的,有时诗词蕴含着作者的志趣品格,如那若有若无、似真似幻的飞鸿“ (6)            ” 就是苏轼心灵的投影,而那“(7)            ,只有香如故”的梅花就是(8)             (填人名)  高洁傲岸人格的写照。杜甫面对自己的困境,想到的是天下寒士, 呼唤“(9)            , (10)             ”!
  小文:说得不错,那我们赶紧定下参赛作品,抓紧练习,用声音传递诗意吧。
  二、阅读与理解(44分)
  (一) 阅读下面的诗歌, 完成7——11题(14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