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5850字。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2023级)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共90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9小题,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你有多久没有完整读过一本书了?
数字时代,信息如海。阅读的载体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看书到读屏,从电脑屏、平板屏到手机屏,从文字到图像、声音,从微博、微信到长短视频。如今,纸质书、电子书、有声书已经成为主流的三种知识载体,我们到底该如何阅读?
全媒体时代带来了阅读载体的多元化,同时也为内容表达和呈现方式提供了变化创新的可能,因此,阅读方式的改变不仅是载体不同,还意味着阅读效率和效果可能有差异。一般而言,纸质阅读适合深阅读,电脑屏阅读适合研究性阅读,手机阅读更适合快阅读和碎片化阅读,听书可以是休闲阅读。这些并非定论,每个人对于不同的阅读方式一定有自己的体验与感受。阅读是获取知识、增长智慧、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有人说读书的目的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了解资讯、休闲娱乐、思考人生、学习专业知识。如果要实现这些阅读目的,既需要浅阅读、泛读,也需要深阅读、精读。至于阅读方式,那就因人而异了。因为无论浅阅读还是深阅读、泛读还是精读,与读屏还是读书、看报刊还是看书并无一一对应关系。读书也可以“随便翻翻”,手机刷屏也能够引发“深思熟虑”。
“读屏时代”其实是一个大阅读时代——阅读几乎可以在所有场景中发生,几乎所有内容都可以被阅读,所有人都需要阅读陪伴终身。无论读屏还是读书,千万不要忘了阅读的初心,带着问题去阅读,带着兴趣去阅读。你可以选择“忙时读屏,闲时读书”,也可以选择从“纸上”到“指间”的“复合阅读”。只要你有真兴趣,你就会深阅读。
(摘编自陈超《“读屏时代”我们怎样阅读》)
材料二:
影视媒介继承自图像和色彩的那种天然的、强势的吸引力,是读者们选择视频阅读的首要原因。视觉研究认为,我们已经进入读图时代,无须任何文字辅助就可以理解投射到视网膜上的所有图形信息,因为图形是客观事物所能投射的最直观的形象。从这一点出发,文字和言语,均是基于这种图形投射进行抽象化后得出的成果。
影视语言几乎毫无保留地继承了图形直接、有力的吸引力和冲击力,在彩色影像几乎完全普及的当下,又将色彩这种能够表达情感基调的因素加入其中,使得视频这种“能动的图像”所具备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几乎达到巅峰。无可置疑的是,具象的、鲜活的图像显然比抽象的、凝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读者选择视频阅读的首要原因是其继承自图像和色彩的那种天然的、强势的吸引力。
B.专注力是宝贵的能力和资源,在各领域都能直接转换为成果、收获,提升劳动快乐感。
C.调查结果显示,专注力下降,或许跟手机带来的学习、娱乐、生活方式“多元化”有关。
D.图形是客观事物投射的最直观的形象,所以我们无须任何文字辅助就可理解其信息。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分析和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开篇提问,并列举数字时代的多种阅读载体以引出话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B.材料一中大量运用了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分析了读屏与读书的区别及联系。 C.材料二主要从影视媒介、人类生活、智能设备等角度分析了读者选择视频阅读的原因。
D.材料三选用了不同的调查报告,并列举了大量数据,使论证过程更具说服力。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某幼儿园每天利用固定时间给孩子们播放喜马拉雅音频《如果历史是一群喵》,孩子们非常 喜欢听。 B.股民李先生最近关注了几个新媒体公众号,他利用上下班坐地铁的时间浏览这些信息,很有收获。 C.王女士坚持每个周末都带着孩子到市中心图书馆看书,她表示这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幸福的时刻。 D.某家装品牌开展“百万多彩活动”,用户通过手机游戏可改变游戏剧情,兑换真实的“家易涂”服务面积。 4.材料三的论证结构是怎样的?请简析之。(4分)
5.三则材料都涉及“读屏”(视频阅读)的话题,请分别概括各则材料对“读屏”的观点和态度。(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智斗(选段)
[胡传魁、刁德一、刁小三上。四个伪军从土坡上走过。] 胡传魁 嘿,阿庆嫂! 阿庆嫂 (回身迎上)听说您当了司令啦,恭喜呀! 胡传魁 你好哇? 阿庆嫂 好啊,好啊,哪阵风把您给吹回来了? 胡传魁 买卖兴隆,混得不错吧? 阿庆嫂 托您的福,还算混得下去。 胡传魁 哈哈哈…… 阿庆嫂 胡司令,您这边请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