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910字。
湖北省荆门市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有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一律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班级开展“诗苑漫步”学习活动,小雨和小雯特邀你参与。
1.(2分)小雨的学习从朗读开始,请你选出朗读处理不合适的一项。()
A.小雨注意到多音字的读音,他这样读:系(xì)向牛头充炭直。
B.小雨希望读出作者舍己为人的博大胸襟,他这样处理节奏: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C.小雨想要读出“离别意”,他用低沉伤感的语调朗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小雨想读出作者对延安的赞颂热爱,他这样处理重音: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高潮!
2.(2分)小雯将“诗”字的“讠”旁去掉,请你分别加上偏旁组成新的汉字,填入相应方框内。
A.山岛竦□ B.有□无恐 C.□立独行 D.严阵以□
3.(2分)小雨读到一则关于《诗经》的对联,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将下联补充完整。
上联:风而咏,雅而歌,颂而怀,可作史书首卷
下联:□以言,□以喻,□以引,当称诗艺先河
4.(3分)小雯在报刊上搜集到一些诗评文章,感觉下列句子有用词不当的情况,请你判断正误,如有语病,请改正。
①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一句因准确揭露出诗歌特征而备受后人关注。
②穆旦的诗常运用暗喻、象征的手法,部分读者很难消除与这些作品间的隔膜。
③目睹当地山水风光、人文风貌时的心灵感应,沿线人民共建美好家园中形成的水乳交融的关系等,都为诗歌创作开启了广阔而崭新的空间。
5.(3分)诗歌中有许多动人的意象。小雨在抄写诗歌时,误把“谁家新燕啄春泥”的“燕”写成了“雁”。请你告诉他,此处为何要选用“燕”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8分)诗歌是我们传情达意的重要方式,或直抒胸臆,或委婉含蓄。小雯以“情”为主题辑录了课本中的一些古诗文。请你将相应的句子填到横线上。
窈窕淑女,①。(《关雎》)
微君之躬,②?(《式微》)
③,端居耻圣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④,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可怜身上衣正单,⑤。(《卖炭翁》)
⑥,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
挥手自兹去,⑦。(《送友人》)
⑧,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
二、阅读与鉴赏(4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7—8题。
送友人归闽
王毂
东南归思切,把酒且留连。
再会知何处,相看共黯然。
猿啼梨岭路,月白建溪船。
莫恋家乡住,酬身在少年。
7.(2分)诗歌的颈联运用了景物描写,让我们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景物描写:“________,________。”
8.(2分)这是一首送别诗,情感表达真挚恳切。试分析,诗歌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4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A)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①
予始与曾元恕入灵化洞,迫于日暮,(B)元恕又畏其险,故不果尽而还。及此,与吕穆仲游。穆仲勇发过我,遂相与至昔人之所未至,而惊世诡异之观,有不可胜谈者。余欲疏其一二,以告来者,又恐为造物者所愠后有勇往如吾二人至吾之所至当自知之。
(节选自苏轼《苏轼文集》)
【丙】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方是时,余之力尚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